首页|新城注册|登录_测速平台
首页|新城注册|登录_测速平台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今年小麦收成咋样?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5-28 17:35    文字:【】【】【
摘要:今年小麦收成咋样? 新城招商主管 。麦收前夕,本报记者奔赴各地,采访了一批种粮大户,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反映他们的心愿和诉求。在希望的田野上丰收时节访种粮大户陆续见

  今年小麦收成咋样? 新城招商主管。麦收前夕,本报记者奔赴各地,采访了一批种粮大户,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反映他们的心愿和诉求。“在希望的田野上丰收时节访种粮大户”陆续见报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特别是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很多农民和有志于农业的人士前往就近的种粮大户处取经,了解情况,或洽谈合作事宜,表示要向种粮大户学习,多种粮种好粮。很多读者还很关心种粮大户现在的情况:今年收成咋样?秋季有何打算?是不是还要扩大规模?等等。近日,本报记者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再访种粮大户,带回的是田野的芬芳和丰收的喜悦!

  麦收过后,记者走进产粮大县——滑县,再次采访滑县白道口镇黄村种粮大户于同勤。

  “今年又是好收成,和去年相比增产了15%,一亩地没有细算,能打1000多斤,俺这260多亩地,能收20多万斤粮食,1斤小

  “去年因为小麦病虫害严重,防治不及时,产量受点影响,今年县里统一飞机喷防,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俺又自己打了两遍药,老天也帮忙,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小麦产量比去年好得多。”于同勤说。

  这几年于同勤种地种出了经验,管理比较到位,每年亩均粮食产量都比周围群众多收一成,群众都夸他是个“种粮专家”,有事没事老好到于同勤家取经,看他种啥也跟着种啥。

  “俺过去也种过经济作物,但是太费工、费时、费钱,扣除一些费用,收入和种粮差不多,风险也大,所以俺认准了把粮食种好,也能有好日子。”于同勤向记者坦露了这几年的种地心得。

  “俺今年秋季全部种的是玉米,有专用的玉米播种机,这不刚收完小麦,两天多就种完了。玉米价格也不低,1块多钱1斤,用的地方也多,好卖,现在赶紧浇一遍水,出出苗,要不产量就受影响了。”于同勤指着地里说。

  “中央的惠农政策好,明年还继续种粮食,如果土地承包费能降一降,我今年打算再流转100亩地,种粮规模再扩大点,也算是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作点贡献,俺个人收入也能更高点。”于同勤朴实的话语里体现出了一位种粮农民的觉悟。

  眼下,全省麦收已基本结束,“三夏”重点已由夏收转入夏播、夏管。武陟县种粮大户柴金平种的1100亩小麦收成如何?在发展规模种植过程中还有什么困难?记者时刻挂在心头。6月15日,时隔一个多月,记者再次来到小董乡北耿村,再访种粮大户柴金平。

  见到柴金平时,他正开着拖拉机和家人在地里播玉米。看到老熟人来访,柴金平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今年麦收普遍推迟,这两天趁天晴,俺们几乎是连轴转,今天中午小麦就全部收完了,到了晚上,玉米能全部种上。”

  “刚收完,就能全部种上玉米?这么快?”看到记者一脸疑惑,柴金平笑着说:“农时不等人,夏粮只占全年收益的‘半壁江山’,趁着墒情好,抢种秋作物也是当务之急,现在俺们是随收、随播、随浇,一刻也不敢停。”

  “由于小麦扬花期,气温偏低,我的1100亩小麦今年平均亩产只有900多斤,现在小麦市场收购价是每斤1.13元,每亩小麦毛收入是1000多元,除去农资、人工和承包费,每亩地能净落几十元。”柴金平掰着指头算起了账。

  “如果资金允许,俺准备将村里剩余的1500亩土地全部流转过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时间把夏种和夏管搞好,争取秋季来个大丰收。”望着身旁的玉米种子,柴金平眼里充满了希望。

  “希望银行能对种粮大户有优惠政策,在资金上扶持一把。再就是希望政府加快粮食烘干机械的推广应用,到了秋季我的1100亩玉米如果遇上连阴雨,那就全完了。”柴金平说。

  麦收前,记者曾采访许昌县种粮大户王全胜。6月1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许昌县陈曹乡许东村。在王全胜家门口记者看到,50多万斤种子粮整齐码放在家门口。王全胜说:“其他的麦子收完之后直接卖了,这些是种子粮,这两天种子公司就来收。”

  王全胜的土地是去年刚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的,今年的麦子是他种的第一季庄稼——为许昌某种业公司种植的种子粮。说起今年收成,王全胜告诉记者,麦子浇灌了两次,比一般村民要多一次。今年虽然是天灾年,但他的地平均亩产仍在1000斤以上,又是一个丰收年。

  王全胜告诉记者,目前,他种了300多亩大豆、400多亩高粱、100多亩花生、100多亩红薯,争取秋粮获得大丰收。下一步,还要到保险公司咨询一下,像今年小麦这种天灾能不能买农业保险,如果能买是怎么买,理赔的标准是什么?一定要问个清楚。

  6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台前县马楼乡心实农机合作社,采访合作社理事长杨丙全。站在一袋袋码得整整齐齐的麦垛中间,杨丙全格外来精神,说话的语调也提高了几度。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小麦产量略高于去年,小麦多多,挣钱多多。”杨丙全捧起一捧金灿灿、圆滚滚的麦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杨丙全向记者算起了麦季收入账:他带领合作社承包的8600亩河滩地,亩均产量约350公斤,总产达300万公斤。

  今年他带领20部大型联合收割机赴驻马店、周口跨区作业10天,每天每台作业均在百亩以上,亩均收入50元,除去各项支出,收入60多万元。参加本地麦收会战的大型联合收割机28部,不到一周时间,全部结束,纯收入50多万元。两项累计,机械作业总收入100多万元。

  杨丙全有个习惯:割麦时总要留出不同地块的一两亩小麦,单独收割,相互比较一下,再和周边农户的小麦比比,和去年比比,看看增产了,还是减产了。

  今年黄河水小,水位低,上游放水时间短,而杨丙全承包的几千亩耕地普浇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农户地少,很快就浇完了。杨丙全赶足时间,只能浇一多半,没浇的靠为数不多的几十眼井。由于旱季时间长,他承包的几千亩小麦,只能保证一半多一点浇两遍。

  面对上述原因,杨丙全并不悲观,反而更多了一份自信:还有这么大的增收空间,来年小麦还是增。

  第一次报道见报后一家保险公司主动上门洽谈保险事宜,还有多个种粮大户或合作社同马静联系,或取经或洽谈合作事宜

  “现在正忙着收购托管户和农户手中的余粮,已收购了近3000吨。”6月14日,叶县种粮大户马静告诉记者,麦收秋种一结束,她和合作社的员工就开始投入到收购余粮的工作中。“每斤麦子的收购价高出市场价2至3分钱,仅此一项就可使农户增收15万元以上。”马静说。

  马静是叶县润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流转土地3300亩,托管农户土地3.2万亩,是目前平顶山市最大的种植户。5月27日,本报“丰收时节访种粮大户”系列报道以《怕天灾,盼保险!》为题报道了马静,在

  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叶县一家保险公司专程赶到马静的润禾种植专业合作社,洽谈入保事宜,同时还有多个种粮大户或合作社同马静联系,或取经或洽谈合作事宜。

  谈起今年的收成,马静说,因统一供种、供肥、供药,加之测土配方施肥,“一喷三防”等科学管理,今年麦收合作社里的绝大多数土地亩产都达500公斤以上,亩产600公斤以上的也不少,其中合作社社员胡长生的7亩小麦亩产达到了685公斤。只有几户亩产在450公斤左右,主要原因是天旱没有及时浇水和后期田间管理没有跟上。而与合作社土地搭边的不少农户土地亩产都在400公斤左右。不比

  马静说,合作社目前的发展势头很好,宝丰分社已经成立,在该县石桥镇托管了1万多亩土地,鲁山县磙子营乡也托管了1万亩土地,按合作社的种植模式,今年秋季全部“一穴单株”(每亩3800株)或“一穴多株”(每亩6000株)精播种上了玉米,相信今年秋季会再次获得大丰收。

  “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产粮越来越多,下一步合作社想进行粮食深加工,增加粮食的附加值,也可更好地带动农户增收。期待政府能给予支持,建设一个比较大的储粮库。”马静说。

  忙碌了一阵子的固始县种粮大户陈德宏终于闲下来了,种植的小麦也全部颗粒归仓。6月14日,陈德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亩产600多斤,比往年增产了100多斤,由于种植面积比往年少了近7000亩,今年在总产量方面不如去年,才200多万斤。不过,固始是黏性土质,不是小麦主产区,现在1.5万多亩地全部插上了稻秧。”

  提及单产增产的原因,陈德宏说:“去年因为遭受自然灾害,小麦得了赤霉病,今年提前做了预防,再加上后期气候条件好,产量就高一些。”

  “因为我们种植的面积大,在种植上讲究科学种植和科学防治病虫害,单打独斗的农户由于种植得少,在管理和防治病虫害方面,很多不是很在意,所以我们亩产要比单打独斗的农户多产50多斤。”陈德宏告诉记者。

  在土地规划种植方面,陈德宏说,每年秋季,我包的地不能全部种小麦和油菜,要拿出近5000亩的土地种紫玉英肥田,三年一轮回,这样对改良和保护土壤有好处。

  “今年秋季,我准备种1万亩小麦、2000亩油菜、3000余亩紫玉英,紫玉英种植相对减少了1000多亩,想弥补去年小麦少种带来的损失。”陈德宏谈起了秋后的土地使用规划。

  “现在我专注的是种植无公害粮食,争取向有机产品方面冲刺。明年,我准备投200万元至300万元建个养鸡场和养猪场,鸡粪和猪粪可以作为很好的农家肥,待我种植的粮食真正成为有机产品时,其价格肯定不仅仅是保护价格,效益肯定会大幅度增长。”对未来的发展,陈德宏充满信心。

  6月14日上午,正阳县真阳镇李通村种粮大户黄磊正在田间地头忙活着,他承包的5000多亩田地里机声隆隆,8台大型点播机、20多台大小拖拉机齐上阵,正在田间穿梭抢墒播种,一片繁忙的景象。

  “春争日,夏争时。现在正是播种期,为了不误农时,我这5000多亩承包地除了自家的4台点播机和2台大拖拉机派上用场外,还请了4台大型点播机、20多台小型拖拉机同时耕种,抢墒抢时播种大豆和玉米,今天一天就可以耕种完。”满头是汗的黄磊乐呵呵地说。

  自2009年以来,黄磊由最初承包的300多亩土地发展到2000多亩,至今发展到流转土地5000

  多亩。80后的黄磊有知识懂技术,他不但自学良种良法科学种田,还聘请高级农技师作为他的农业顾问,作农技指导。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带来不少实惠下,黄磊放开手脚,大胆尝试,购置各种大小农业机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种植。

  黄磊说,农业种植要上规模才有奔头,他希望能多流转一些土地,再置办一些大型农机具,改善一下田间地头的农田水利设施。“这些都需要资金,我就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希望国家能够向我们这样的种粮大户倾斜一些扶助政策和资金,帮助我们解决资金投入难的问题,提高我们种粮的积极性,这也是我们种粮大户的期盼。”

  6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西华县种粮大户盖会章的千亩承包田里,烈日下,盖会章正用播种机抢种玉米。“常言秋不让晌,麦一收完我就抓紧时间抢种玉米啦!”盖会章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

  今年46岁的盖会章,在西华县西华营镇承包土地5600亩。当记者问他今年小麦收成如何时,盖会章兴高采烈地说:“没有百亩难打百石,今年我种了5600亩小麦,总产小麦500多万斤。我种的是

  新农979优良种子粮,比市场价高20%以上,我能收入600多万元。”问起他的小麦丰收经验,盖会章想了想说:“我种地也没有什么经验,主要是依靠农业机械化加强管理,及时打药防病治虫,适时浇水,今年我就浇了2~3遍水。”

  采访结束时,盖会章对记者说:“我近段时间有两个打算,种足管好5000多亩玉米,力保秋粮超千斤,夺取全年粮食大丰收;趁着麦收后的极好机会,再流转承包土地2000亩,为明年多种小麦打好基础,向我的万亩种粮大户目标再迈进一步。”

  5月23日,本报在一版刊登了《巩义种粮大户王团玲:想发展,但贷款太难!》一文。当时采访王团玲时,小麦正值灌浆期,如今,麦收已经结束,今年收成如何?下一步的打算是啥?

  王团玲告诉记者:“稿子见报第二天,镇里的信用社就找我了,在了解我家实际情况后,打算给我贷款啦!”王团玲高兴地说,“过去买的都是二手农机具,有些都坏了,今年我准备用贷款的钱买玉米播种机、小麦播种机和拖拉机。”

  问及今年的收成,王团玲说,由于5月下旬那场雨,影响了今年的产量。“不过,由于今年麦价比去年高,我种的是麦种,每斤1.2元,比去年每斤高出1毛钱,损失也弥补一些。”王团玲补充说,“现在,我们要全力种好下一季的玉米,加强管理,争取大丰收。”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