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腾耀娱乐]新城电脑挂机下载!主页 新城登陆,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栽培新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施栽培技术发展应用只是近几十年的事,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比较快,从机械化发展历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设施栽培技术的兴起与完善(70~90年代)。设施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小拱棚,但是设施栽培设施比较简陋,功能不完善,线年代之后,设施农业的生产由于有了工程技术人员及农机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组织引导,使进行农业生产的工程设施特别是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提高,设施栽培技术开始起步,然后由点到面地发展。
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2000~2006年)。随着设施栽培技术在全省的推广应用,设施栽培机械化技术被提到了议事日程。2001年农机局开始实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把有关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列为创新示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电动卷帘机械等设施栽培机械化技术与机具进行了创新示范,通过财政资金予以扶持。机械化技术的普及与革新(2006年后)。2007年省农机局将大棚电动卷帘机纳入当年农机补贴范围。2008年7月,农业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加快促进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省进一步加大了设施栽培有关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2010年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对设施农业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将与日光温室大棚相关的机械与设备列入补贴目录,几乎涵盖了日光温室大棚所需的机械与设备。这个时期是设施栽培技术机械化技术快速普及的时期,并且电子技术开始在设施栽培中得到了应用,一些自动化控制设备开始应用到设施栽培中,涌现出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有特色的设施栽培生产基地,并开始引入物联网进入设施栽培生产中。这些基地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对比国内外设施栽培技术发展,结合设施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在设施栽培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栽培设施建造标准低,高档设施少。85%以上的设施栽培仍是以简易塑料大棚和塑料拱棚为主,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对设施内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空气等环境因子的调控能力不强,一旦遇到恶劣气候条件,设施栽培作物就可能减产,甚至绝产。从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来看,栽培设施的档次决定了栽培设备的发展应用,在一个普通的冬眠式塑料大棚里面,也很难用得上自动化的工厂设备。
二是设施装备机械化程度低,电子技术少。传统意义上的设施栽培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农民工作强度大。近几年来,随着设施栽培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设施栽培技术与机具装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仍然不够完善,现有的设施机械装备只能说部分替代了劳动力,但整个生产过程仍以人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不高。电动卷帘可以有效解决人工卷放温室覆盖物费时费力的问题,但自动化程度也不高,仅限于机械卷帘替代人工卷帘放作业。另外,设施栽培中仍有大量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如秧蔓的定期拉放、果实采摘等没有相应的机械设备可以代替。
三是设施栽培管理水平低,信息技术少。近几年,由于看到了设施栽培给农户和社会带来的显著效益,各级政府也围绕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做工作,压缩粮食面积,扩大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但是,现有的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一家一户中实施,栽培管理主要靠个人经验,栽培设施内温、湿度调控以人工调节,肥料营养、病虫害防治还处在凭经验决策时期,加上现有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缺乏量化指标,致使现有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难以上档次上水平。特别是有的地方信息化程度低,农户信息不灵,市场流通不畅,丰产不丰收,直接影响到菜农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四是设施栽培土壤质量低,无土栽培少。一些多年耕种的温室大棚,土壤质量问题已经明显显现,土壤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矿物质增多、板结,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微生物含量减少。由于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了设施栽培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无土栽培虽然优势明显,但由于目前生产成本高,配套设施不健全,尚未被农民接受。无土栽培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主要用在观光农业示范园。
关于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机械化、电子化程度在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农业发展的有利政策,抓住发展设施栽培技术的机遇,加快设施栽培技术中的机械化、电子化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是要提高设施栽培机械化装备水平。设施栽培机械化装备不同于一般的大田作物,由于设施栽培作物品种多,农艺要求千差万别,要想实现装备水平快速提升有一定困难。究其主要原因,标准化程度低,种植多样化是制约农业机械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栽培设施建造标准化工作,为未来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成熟的机械化技术与设备,要分作物分环节重点突破,比如目前可以大力推广温室栽培中需要迫切的小型农业机械耕作技术、温室智能化环境、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低量与超低量喷药植保技术、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物理农业技术等。然后,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引入电子控制系统与设备,走分区、分层、分级实施的推广路子。
二是推进设施栽培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实践已经证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必须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设施栽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只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才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因此,应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设施农业示范生产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
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在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与农业经济产出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棉花栽培技术的改良与优化对提高其产量与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情况下,要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使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群体日益增长的需求,就必须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创新,及时发现种植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出推动棉花生产的关键环节所在。
在科技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种植方式不断发生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正逐渐被技术改造生产所取代。简单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行业变化,而新技术的应用则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这种情况下,棉花栽培工作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也需要更多专业技术型人才参与到日常生产过程中。然而,国内高校在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专业设置上尚未涉及棉花栽培技术培训,这使得棉花栽培工作很难获得高素质知识型人才。另外,由于很多人对农业生产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认为应该通过学习来脱离农业,只有进入城市发展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情况下,长期专门从事棉花栽培的人员数量较低,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与市场要求。
科技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棉花种植领域,想进一步提高棉花的品质与产量,除了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还需要资金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扶持。当前情况下,地方政府对棉花企业及私人棉农的重视程度不够,较少将资金投入栽培和种植环节,导致该产业始终处于资金缺乏状态,无法扩大生产范围。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棉花种植者很难通过单纯的棉花种植来获得稳定的资金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他们的种植热情,甚至导致了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
作为世界最大的棉花种植与生产国,我国每年都会对外进行棉花出口,因此,国际棉花市场的消费行情将对国内棉花栽培种植产生直接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一定限制。鉴于人民币的贬值与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国内的棉花市场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另外,作为原材料出口的棉花所蕴含的经济附加值较小,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这使得棉花的出口价格及市场对棉花的需求量都很不稳定。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也削弱了农民创新棉花栽培技术的欲望。
首先,棉花产量与整体质量的提高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创新对行业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重视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棉花栽培行业的良性发展,保证行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质检的经济联系与贸易出口变得更加频繁,此时,为了保护本国出口产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产品倾销给当地市场造成的影响,应通过创新技术和行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来实现对国内相关行业的保护。创新棉花栽培技术,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作物的产量,使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另外,大力发展棉花栽培技术还能够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产业升级,带动农业的技术化发展。其次,栽培技术创新是我国棉花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新技术农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很多从事棉花生产的企业都开始了内部管理方法的改革与栽植技术的提升。落后的棉花栽培技术会对行业发展起到遏制作用,并影响这一行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在棉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国从事相关生产加工及贸易销售的企业都开始改革自身管理机制,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及种植技术来提高其在行业当中的竞争力。
棉花栽培技术无土化发展不仅是棉花种植水平的直观体现,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由于该技术对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操作水平都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不断深化对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棉花的整体产量与质量为目标,逐渐提高我国高质量棉花的产量。另外,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型人才,由他们指导农民开展无土栽培,从而规避栽培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良无土栽培中所使用的营养液成分,进一步提高棉花种植的水平。
适宜的温度、土壤与气候条件能提高棉花的产量,保证棉花的产出质量。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由于棉花对种植环境、光照及温度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且容易发生病虫害等现象,对农民的种植活动与经济收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在栽培前选择优良的棉花品种,选择比较优质的品种进行培育,进而从根源上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使其对多数病虫害产生免疫力。在棉花栽培技术的培养和提升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优良品种进行选中杂交,从培育品种中选择一些优质的品种进行二次培育,以此来优化棉花的纤维品质,保证棉花综合质量的提升。
地膜栽培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棉花种植的成本,为棉花生产创造更好生长的条件。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进行棉花种植,但自然条件的限制会导致不同地区的种植成本存在较大差异,种植难度也有所不同。在棉花苗的培育过程中,地膜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幼苗成活率过低的问题,提高其成活率与种植品质,提高棉花产业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应继续努力提高棉花栽培技术,大力促进行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村经济的进步,提高棉花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1]陈刚.新形势下棉花栽培技术发展探讨[J].山西农经,2014(05):111-112.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从几千年前的刀耕火种到如今的机械化技术,在栽培技术上取得了质的跨越。并且伴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也十分迅速,新兴的水稻栽培技术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响应了农民的呼声,成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栽培技术。所以,推广新兴的水稻栽培技术无论从社会发展需求看,还是从农民的需求来看都具有重要性。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虽然是个农业大国,却在早期存在着严重的积贫积弱问题。之后,我国在经过长期的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以来,在农业技术装备上开始逐步走向成熟,许多高科技的技术装备都被运用到了农业生产上,这不仅解放了农民双手,让他们能够投入到其他的生产工作中,也使得我国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我水稻栽培技术在我市本就有较好的基础,因此在原有的技术之上再进行新兴栽培技术的推广就更加容易。
水稻栽培技术,并不是指单纯的种植和培育,还包括选种、选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步骤。首先要做好事前准备,正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挑选高质量种子和适合种植的秧田,为水稻种植提供良好的基础。之后在通过谨慎播种、小心移栽、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等方法对水稻做好培育工作,在此期间也不能病虫害防止掉以轻心。生产高质量的水稻必须要有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的支持,早在2008年,我市响应国家号召,以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为水稻栽培技术的突破口,全力推进我市发展水稻生产。在此过程中,我市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在育苗、移栽、收获等方面对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深入应用,使得水稻产量和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到2012年,我市已经成功建成了育苗规格化、插秧机械化、生产组织化、经营产业化的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体系,被农业部确定为辽宁省唯一一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在开原市已经有很好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为优良基础,为开原市推广水稻栽培技术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通过介绍一些推广方法,希望能够对我市发展水稻生产有一定的帮助。
有篇寓言故事说到:“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之间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工作如果没有合理的分工,终将变为一盘散沙,难以取得成功。因此,推广水稻栽培技术也需要合理的分工。如可以成立水稻栽培技术示范小组,组内应做到组织分明、严谨有序,小组成员应该积极下到各乡各县,为广大农民示范新型的水稻栽培技术,通过亲身示范和技术指导,在农民中起到积极的号召作用,为之后的推广工作带个好头。还有管理小组和实施小组等,都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依法有秩的组织起来。
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宣传以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式加强宣传力度。一是开展科技下乡。在科学合理分工中其实就提到,可以通过水稻栽培示范小组的下乡为推广工作带头,其实示范小组下乡的过程就是一次强有力的宣传,通过示范小组的亲身示范以及技术指导,在与农民的交流过程中其实也是在为水稻栽培技术做推广。其次是召开现场大会。在科技下乡的同时,可以通过召开现场大会,回答农民的疑问,提高农民认识,确保水稻栽培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三是强化培训。培训班的创办不仅是为满足技术人员精益求精的需求,也是为农民“扫盲”的有效方法,通过培训班的设立,让农民们能够拥有更加专业的水稻栽培知识,为以后得水稻栽培作业奠定良好基础。
资金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强大基础,虽然我市在水稻栽培技术方面已经投入了许多财力,但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些资源项目的整合一定需要强大的资金做基础,我市在推广工作上可以通过国家资金扶持、政府筹办或者是集体和农民的自筹等方式来获取资金,从而达到更深入、更多层次、更多元化的推广效果。
综上所述,我市要想推广水稻栽培技术,可以通过成立专门小组,科学合理分工来完善推广流程;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巩固水稻栽培技术的有效推动。通过利用这些可行的有效的方法,为我市推广水稻栽培技术工作贡献力量,从而促进发展水稻生产。另外,开要想在推广水稻栽培技术工作上取得成果,在发展水稻生产上更进一步,就必须深刻认识到水稻栽培技术不仅对农民和时展具有重要性,还是农业技术装备发展成熟的必然性结果。不仅如此,要想进行更加强有力的推广,我市就必须对自身的推广和水稻栽培技术方面的现状有深入的了解,立足我市市情,找寻更加有力的推广途径。
[1]江友应.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5,21期(21).
芜湖位于安徽东南部,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在区划调整前,芜湖县是芜湖米市重要粮仓,全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5.3万hm2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7万hm2以上,是典型的单双季稻混栽区,每年可提供商品粮28万t左右,是全国第一批“十五”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县。2004年以前,水稻栽培方式以人工移栽为主,直播为辅。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劳力外出务工,撒播逐步替代了早稻、单季稻的人工栽插,再加上近年大户流转土地增多和盲目种植,每年都有部分双晚不能及时栽插只能抛荒,而撒播由于栽培条件相对较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常因撒播发生大面积倒伏而减产。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解决当前水稻生产的迫切任务,而其重点、难点是育栽环节的机械化。为打破这一瓶颈,2004年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县农机局联合成立攻关组,对水稻机插栽培配套技术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边研究边推广,通过9年的研究推广,逐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县以及类似地区的机插秧育栽技术规范,成功地实现了机插早、单、双季稻以及茬口衔接与配套,得到农民广泛认可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截至2012年,已累计推广应用水稻机插3.57万hm2,全县拥有低速、高速插秧机360台,栽插涉及早单双各个不同类型,栽培涉及常规籼、粳、杂交稻不同品种。由于栽培密度容易控制,栽培技术到位,2008—2012年连续5年参加水稻高产创建,每年高产创建区机插面积都突破1 333.33 hm2,占创建面积30%以上,其中2009年最高单产达12.62 t/hm2,为水稻高产创建达标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大田调查,较人工栽培类型增产450 kg/hm2,累计增加稻谷1.608万t,增收4 180.8万元,节本增效6 092.8万元,机插作业纯收入295.2万元,解决就业720人。累计增加经济与社会效益达1亿元以上,节约农村劳动力5.092万个,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其他收入。
为加强课题研究与推广进程,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机局抽派精干技术人员、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共同参与,组成“水稻机插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课题组。课题组设立工作领导组、配套技术研究组、技术推广组。领导组负责工作协调与经费筹措,技术组负责配套技术研究及组装配套,推广组负责培训、布点、宣传、示范推动、观摩等。工作中实行通力协作,分工不分家,研究推广上相互协作,实行边研究边推广,加速研究推广进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水稻机插栽培效益。
为加速项目研究推广进程,课题组采取自我加压,一方面加强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进程。每年年初课题组反复讨论,制定当年研究与推广方案,同时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分解任务,确保研究与推广齐头并进;积极争取项目,利用项目加速水稻机插秧技术应用推广速度。2006—2012年,该县水稻机械化插秧都被安徽省农机局、农业部列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推广示范县,在项目的推动下,水稻机插栽培得到迅速推广,不仅在早稻、单季稻、双季晚稻栽培上得到很好应用,在种粮大户双晚栽插、粮经配套种植模式推广如“优质烟叶—稻、西瓜—稻”后茬双晚及时栽插上也发挥了巨大效应,年种植面积突破2 000 hm2,为该县粮经均衡增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技术传播上采取示范与培训结合,做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示范一片、成功一方,以事实向农民群众展示机械插秧的优势,扩大辐射带动作用。自2004年起,先后在火龙岗、陶辛、六郎、方村、湾沚、花桥、红杨镇的重点村、组和种植大户布点开展水稻机插栽培示范;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培训中对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重点讲授《软盘育秧技术》《插秧机驾驶操作和调整技术》《机插秧大田栽培管理、茬口衔接技术》等,培训方式上采取室内培训与田间地头现场操作相结合,同时对机插秧示范户采取全程跟踪培训服务;技术传播上利用电视与新闻媒体提高广大干部、农民的知晓率,具体方式上实行宣传与观摩相结合。9年来,共举办短训班57期,受训逾3 900人次,召开各种现场观摩会65场,参会人员达5 000多人次,散发技术资料逾12万份。多层次、大范围的示范、培训,水稻机插栽培技术被迅速地传播到千家万户,机械化插秧迅速推广开来,大大缩短了推广进程,实现了示范、培训、宣传、观摩效应的聚集。
在水稻机插示范推广上,坚持推广模式创新,一改过去在技术推广上一家一户示范方式,把“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作为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指导方针。在水稻机插研究与推广上,坚持典型示范带动。一是坚持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三户”为基础建立示范点,设立机栽与人工栽插对照,以实实在在的典型,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二是实行专家负责制,每个示范点、合作社、大户都有专家负责,耕整、育、插、管、收上采取一包到底。三是服务方式上采取技术人员与全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以及种粮大户零距离对接,实行包干联系,指导到户,服务到田,培训到人。在育秧、机插、大田管理上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定期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以示范点为核心,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机插水稻栽培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典型户的示范带动,截至2012年,全县已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拥有水稻插秧机360台,年栽插面积1万hm2以上,水稻机插栽培大户25个,机插面积520 hm2,有力地推动了该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
扩大机插栽培影响力,提升水稻机插栽培水平,随着水稻机插栽技术的逐渐成熟,2008年把机插栽培引入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中,先后在方村镇、六郎镇、陶辛镇3个镇建立了百亩示范片9个,千亩示范片5个,扶持大户12个,累计应用面积1 233.3 hm2,所有示范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耕整地、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田管的技术示范。示范区全部达到和超过人工栽培水平,最高单产12.62 t/hm2,百亩攻关区平均单产达12.16 t/hm2,千亩示范区平均单产突破10.50 t/hm2以上,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水稻万亩高产创建活动在芜湖县的实施。
农机农艺技术的集成是确保水稻育插秧示范推广成功的关键。自2004年起,农艺农机专家就建立起紧密的协作关系,从水稻品种选择、床土准备、育苗方式、苗期管理、机插大田耕整、机插密度、机插作业要求、机插施肥管理、不同作物后茬水稻品种及接栽品种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推广与探索,对机插早、单、双不同栽培类型的水稻,从品种选择、播期、秧盘播量、育秧管理措施、播种密度与秧龄、后茬品种的衔接、机插密度、机栽施肥及田管等方面做了详细地探究,科学地制定了《芜湖县早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芜湖县单季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芜湖县双晚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同时对芜湖县粮经配套水稻机栽栽培进行了技术上的完善与配套,丰富了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2007年前,芜湖县一直采用标准软盘旱育秧技术,一般情况下,杂交稻大田需秧盘195~270盘/hm2,常规稻大田需秧盘330~405盘/hm2,按用土4 kg/盘计算,营养土用量非常大,许多种粮大户认为标准的软盘育秧营养土的准备,床土的铺、盖费工费时,有的农户1年要准备几十吨营养土,工序繁杂,已不能适应大面积机插秧的需要。针对当时现状,2007年课题组对芜湖县营养土常规育秧技术进行简化,进行大田烂泥育秧技术的探究取得成功,编制了《芜湖县水稻机插秧大田烂泥育秧技术规程》。2007—2009年,在红杨镇周桥、湾沚镇新丰、陶辛镇新塘、倪家村用大田烂泥育秧机插示范全部获得成功。目前,芜湖县有1/2以上机插秧农户使用大田烂泥育秧技术。烂泥育秧技术的简化,使一家一户小面积也能进行水稻机插,机插育秧技术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为该县水稻机插从小型化向规模化、社会化方面走出了新路[1]。
1.8 培植农机服务组织,促进机插秧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过程中,扶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组建农机合作社,引导开展育秧、机插作业服务。通过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推广,芜湖县涌现出了一批水稻机插能手、机插种植示范大户、农机大户,在示范中帮他们牵线,培植一批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水稻育插秧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提高单机作业量和购机农民的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促进机插秧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全县已拥有惠农、祥云、强盛等11家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积极帮助争取项目,扶持建立育秧工厂,实现育栽秧社会化服务。在该项目攻关组的扶持下,全县已经建立育秧工厂8座,每个育秧工厂1次育秧可栽插133.3 hm2,满负荷1年可栽插3 333.3 hm2以上。此外,芜湖县竹元拐农机专业合作社、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代耕、代育、代插、代管、代收(简称“四代一管”)方面成绩尤为突出,不仅服务本县,同时在定远、全椒、当涂、南陵等县开展跨区代育秧、机插秧作业服务[2]。
营养土旱育较烂泥简化育秧旱管机插后返青活棵早,同时还能实现播种流水线机械化播种,提高工作效力,而且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栽后减少漏穴率。菜园土或塘泥土是南方旱育秧营养土的主要来源,但长此下去,大量的营养土很难解决,成本费用也很大,制约水稻机插面积与推广进程[3]。
水稻机插与人工栽培不同,机插秧栽插过程中机械损伤较大,返青活棵迟于同期人工栽培;机插秧植株矮小,对整田和栽后水浆管理要求高,栽培技术与人工栽培有区别。由于机插栽培推广应用时间不长,很多农民对于机插水稻栽培技术尤其对不同类型水稻机插栽培技术更难以掌握,常因栽培管理不到位,造成减产,也制约了水稻机插面积的扩大。
当前各地都在建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规定建设标准化厂房200~250 m2,连栋大棚或标准化大棚1.0万~1.2万m2,1次育秧可栽插133.3 hm2,而生产实践中发现,这些生产实施只有部分发挥作用,部分闲置而造成浪费。
水稻机插推广在芜湖县已走过了9个年头,年机插面积仍不足30%,由于机插机械与育秧软(硬)盘等投入较大,一些中小型水稻种植户不愿投入,而购置了这些机械设备能开展作业的,由于对育插及栽培技术掌握不够,体现不出水稻机插增产的优势,甚至减产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了水稻机插面积的增加。
因地制宜,选择灵活多样的育秧方式。有条件的进行规模化育秧,并实行流水线播种的可选择营养土旱育,营养土取土困难的可实行就地简化烂泥育秧,育秧完成后就地机插,不仅节省育秧大棚所占面积(闲置),而且减少远距离运秧成本[4]。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成立机插推广服务协会,把一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吸收进来,着重强化机插配套栽培技术的培训与示范推广,实现水稻机插与良法栽培的完美融合。
在水稻机插起步阶段要争取政府对机插栽培进行补贴,把水稻机插栽培纳入像水稻良种法配套项目一样进行补贴;建立水稻机插栽培核心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实施面积;增加水稻机插栽培补助渠道,把涉农项目与水稻全程机械化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水稻机插技术的应用推广。
构建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农机服务产业链,建立水稻机插秧应用推广长效机制,加大培育和引导农机大户、专业服务组织进行规模经营。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现场会、农技科技入户、技术培训等方式大力宣传机插秧的优势和特点,宣传当地机插秧先进典型事例,形成全社会共识,增强广大农民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主动性。
[1] 杨苏岷,薛莉,周钦辉,等.新沂市水稻机插栽培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90-91.
[2] 陈磊.水稻钵体机插栽培技术应用试验报告[J].北方水稻,2012(5):43-44.
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中国开始应用,也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伴随着温室大棚、塑料管道、自动控制装置的应用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的成熟和原材料价格的降低,同时伴随着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无土栽培生产设施和生产产品的广泛认可,以及中国各地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以及乡镇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作为体现现代农业科技“高点”的无土栽培技术,90%以上的农业园区都会进行示范展示,也极大地推动了无土栽培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且伴随着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无土栽培技术与各种造型奇特的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备受推崇。在诸多农业休闲观光园中,无土栽培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城市化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可以不用土壤来种植蔬菜、花卉植物的“干净”种植模式,也逐渐被城市家庭种植爱好者接受,无土栽培正悄然进入了城市的家庭阳台、屋顶等场所。
本文的几位作者从事无土栽培技术教学、研究和生产推广工作二、三十年来,在实际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在栽培技术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一些总结,提出个人的观点,供业内人士分享、探讨和交流。
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在相对封闭的根际环境中,人工供给水肥营养,来满足植物正常乃至更好地生长的一项技术手段。与种在土壤中的植物有所不同,其根系生长的空间是在与自然环境隔离并处在受“局限”的空间中,完全摆脱了自然土壤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束缚。换句话说,一些自然土壤的调节功能与作用被“削弱”。比如,土壤栽培植物根系可以纵深或横向发展,只要具备其生长的必要条件(空间、水分、营养),根系就能无限外延生长,可以吸收利用到非人为提供的水、肥、气资源。通常栽培在土壤中的植物,其生长也不需要完全依赖人为提供的水肥条件,这就是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所拥有的“先天”自然优势。
然而,对于一些种植在土质较差、土层瘠薄、降水少的地区的植物,土壤栽培的自然优势并不明显,其对人工施肥、灌溉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否则就很难生长好。无论是土层深厚、肥沃还是土层薄、肥力差的土壤,因非封闭、隔离的根圈环境,通常人为施肥、灌溉所发挥的功效都会被自然因素削减,也就是土壤的“缓冲性”能平衡或削减人为因素的作用。
通常土壤栽培条件下,只要不是长期干旱缺水或特殊灾害天气,植物生长无需人们天天管理,依靠自然的“恩赐”就能有一定的收成。就是因为土壤栽培有此优越的、不被人所认识的“潜在优势”,人们习以为常地形成了“惰性”思维,将此思维“惯性”地带到无土栽培中,最终产生了觉得无土栽培不如土壤栽培“容易”,生产风险大、产量不高、品质没保证、效益低等问题。
无土栽培的本质是“不用土”,也就是让植物根系生长离开土壤这个自然载体,在人为提供的、受局限的、封闭的环境中生长,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条件完全人为提供和创造,基本排除了自然土壤的水肥“恩赐”。
人为创造的根际生长载体,为植物根系生长和水肥吸收提供了较为优越的物理、化学环境,使根系生长环境具备良好的疏松、透气、保水等物理性状和适宜的酸碱度、营养均衡、养分快速供应等化学性状的条件下。作物能以最小的根量、最小的根际容积发挥其最大的水肥吸收功能,从而满足地上部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水分和营养,而且这种供给机制不是间断、波动的,而是必须均衡的,这和传统土壤栽培的水肥供给完全不同。如:土壤栽培作物的番茄、黄瓜,通常以基肥+若干次追肥+若干次灌水的方式来实现即可,而无土栽培的水肥是一体化的,是需要每天均衡多次供给水肥的一种栽培方式。
无土栽培在日本叫做营养液栽培,也就是栽培过程中完全是“营养液管理”的栽培技术,而人们通常不去理解“营养液”这个词,只理解营养液栽培就是无土栽培的另一种提法。无土栽培的核心技术就是营养液调配与管理的技术,掌握了营养液调配与供给的管理技术,才能从事真正意义上的无土栽培。
那么,营养液是什么?为什么称为“营养液”,在“无土”与人为配制的少量基质载体中,基质所含的“养分”极其“微量”,而且不全面,基质中不能一次性添加足量的“营养肥”来支撑植物一生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需要均衡提供“全营养”(全部必需元素),供给的营养需要通过水来溶解、稀释,并与水同步输送供给植物,通常把这种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部营养元素的“液体”称为“营养液”。还有一个关键点是,配制营养液的原料中不能含有任何有害物质(重金属、动植物非必需元素、病原微生物),原料应当是“速溶”和“高溶”的,即要求全部快速溶解。而国内不少无土栽培从业人士,很少关注“营养液栽培”这个专业用词,而只从通俗的“无土栽培”这个词去理解,认为是不用土来栽培,就是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技术的核心其实就是营养液,没有或不用营养液来灌溉,就失去了无土栽培的应有科学意义,也难以发挥无土栽培技术的应有优势和生产潜力。
一些从业者通常用土壤栽培的经验和惯性思维来为无土栽培植物供给营养和水分,从而出现种种不同层面的“无土”栽培方法,虽然植物也能“生长和开花结果”,但产量、品质、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由于使用化肥、有机肥(杂质、重金属、盐分含量较高且有可能带来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作为“营养源”,并用土壤栽培的灌溉用水(如未经处理的雨水、河水、井水)来直接配制“营养液”或直接灌溉,其结果是肥料、灌溉水中的杂质、重金属、盐分很快就在根际周围富集积累,植物还没生长到应有的阶段,根际环境的理化性状已使植物“不堪忍受”(产生各种“胁迫”因子)。因无土栽培把植物根系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根系无法摆脱受“胁迫”的根际环境,轻则根系萎缩、扭曲、短缩,地上部茎叶“墨绿、发暗或边沿干枯”,番茄果实“脐腐”,黄瓜出现“蜂腰瓜、弯瓜、大头瓜”等。重则根系死亡,番茄会重新发根,下部老叶黄化似缺素,上部逐渐瘦弱,果实变小,根系再生能力较弱的黄瓜则直接萎蔫、死亡。
所以,从事无土栽培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无土栽培的核心就是营养液,本质就是“营养液栽培”。不仅配制营养液的原料要讲究,对营养液的均衡供给更是需要标准参数来支撑,绝不能凭土壤栽培的水肥管理经验来给无土栽培植物“施肥、浇水”。
无土栽培是一种可控的植物栽培方法,既然是一种农作物的生产技术手段,自然要关注其生产的实际意义与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生产效益的问题其实涉及多种影响因素,而且无土栽培没有脱离农业生产的根本属性。农产品的价值和效益随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甚至是不同的销售渠道而有很大差别。
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的农耕技术手段,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要求的技术,而并非就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致富工具!它可以解决“无地”可种和“有地不可种”的问题,如果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农户有很好的“宜耕地”,除非他需要生产出更高质、更安全、更有营养,及更高价值的农产品,否则就不一定需要进行无土栽培。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如果一块地根本不具备生产价值,而需要寻求其可利用价值,那么,投资或采用无土栽培就显得更有意义了。例如,在目前已被污染、且难以治理的土壤,就可以通过无土栽培技术手段来实现土地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无土栽培是可控或相对可控的农业新技术,其优点是“可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农产品生产可以根据人类生活和健康需求进行“定制”,可以生产无污染、营养全面或具有特殊功能的健康产品,而这一切是传统土壤栽培所实现不了的。土壤栽培会受到土壤本身的矿物质、微生物乃至地下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无法按照我们设定的目标来生产农产品,土壤中含有什么(矿物质),其生产的农产品中就含有什么,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所以,相比而言,无土栽培更有可能生产出合乎人们愿望的优质健康产品,这是用一般农产品所不能衡量的价值所在。
最近十几年来,中国从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迅速发展为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国家,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日益下降,80、90后的年轻人不愿继承父辈的农耕衣钵,其主要原因是传统农耕方式劳动强度大,经验行为太强,而且越来越多的设施农业老产区,因长期土壤连作,次生盐渍化和病虫害日益严重,防控成本增大,产品安全隐患增高,温室弃耕现象开始迅速蔓延。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带来设施农业的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与20年前的温室单位面积、无土栽培设施的硬件投入相比,现在温室及其无土栽培设施的成本投入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有所下降,常规土壤栽培的农资成本(有机肥、化肥等农资)比20年前平均上升1倍以上(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而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成本上升幅度没有超过80%。而现在劳动力成本比20年前上升了20~40倍,作为省工、省力,可以通过机械化、标准化、工厂化、智能化生产的无土栽培,其投资及技术应用的“经济性”优势开始日益显现。而这正是未来农业发展及年轻人愿意为之投入的一种“高效、高品质、有身份”的新型职业。
无土栽培技术在国内从研究到生产应用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基本已经“中国化”了,各地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研究开发了数十种适合农民生产应用的无土栽培模式和技术,大多数以普通一家一户的农民为推广对象,解决了设施环境下退化土壤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无土栽培方式。其设施简易、投资少、操作方便,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叫“无土的有土化种植”,施肥按照土壤栽培的基肥+追肥的施肥方式,肥料主要是发酵后的鸡粪、牛粪、猪粪、羊粪及三元复合肥、磷二铵等普通化肥,按一定比例混入基质中。灌溉采用清水滴灌,水肥不耦合、不同步,仍然以经验管理为主,依据植株长势进行追肥,并且追肥多以普通化肥(通常是三元素复合肥)为主,基本沿用土壤栽培技术。因此,经验丰富的生产者,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而缺乏经验者则问题较多,抱怨“无土栽培”技术不可靠。
对于采用全元素营养液栽培的无土栽培模式和技术,因完全不同于土壤栽培的规范操作流程,尤其是一些检测和控制EC/pH的操作,对于文化水平不高,手脚又“不灵活”的普通农民来说,实施起来更加困难。加上这种全营养液无土栽培模式的设施装备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一次性投资大,也不适合小农户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