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城线路测速首页-【万向注册】丨首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是高粱成熟采收的季节,德旺乡德旺社区家庭农场400余亩红缨子高粱穗粒饱满,长势喜人,一株株高粱“涨红了脸”,沉甸甸的穗果压弯了枝头。微风拂来,枣红色的衣壳、珍珠白的籽粒随风飘荡,漾起层层波浪,空气中散漫着阵阵清香,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走进德旺乡德旺社区家庭农场高粱种植基地,一簇簇红缨子高粱随风摇曳,深红的穗与碧绿的叶交相辉映,色泽光亮的高粱籽挤满了穗头,惹人喜爱。趁着晴好天气,种植大户桂方刚与村民们背着背篓、手握镰刀,穿梭在高粱丛中忙着收割,沉甸甸的高粱揽入怀中,对于第一次尝试高粱种植的桂方刚来说,高粱丰收在望,产量颇丰,让他内心激动不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高粱地头呈现一片热闹景象。
“因为前期种植的管理得当,今年的高粱迎来了丰收,高粱的总产值为32万斤左右,收入能达到90万左右。”种植大户桂方刚说。
金秋时节收获忙,农机助力粮满仓。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遵义霍得转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人员正操作大型收割机在高粱地里来回穿梭,一株株高粱秆带穗被卷入机械中,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吃”进高粱穗,“吐”出粒粒籽,整个采收场面忙而有序,构成了一幅丰收的喜人画面。
“我操作的这台收割机,每仓收谷子可以在750公斤左右,1小时能收4至5亩地,1天大概收40亩左右,比起人工,1台机械收割速度能快到50倍左右。”遵义霍得转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人员鞠传兵说。
“人工收割高粱非常费劲,还担心天气不好影响收割,现在机械收割让我们省时又省力,收割的质量还非常高,非常方便。”种植大户桂方刚说。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德旺社区发展高粱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22年,桂方刚创办家庭农场,通过流转农户土地,由劳务合作社、农户务工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增加经济收入。据统计,桂方刚家庭农场每年发放群众土地流转费用13万余元,每年带动20余人务工,发放劳务工资4万元左右。期间,与遵义霍得转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该合作社采取以“主推优质良种+规范化栽培+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种植技术”的管理模式,实行统一发放种子、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订单收购等一条龙的经营新模式,切实保障种植大户的高粱产业大丰收。
“我们遵义霍得转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德旺社区土地适合种植高粱,我们选择到这里发展高粱产业,我们为种植户提供了相应的管理技术指导,到高粱成熟,我们合作社组织收割机、运输车就会来进行收购、装车、运输,保障种植户家里高粱,颗粒归仓。”遵义霍得转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霍华超说。
农技人员问诊把脉,科技助力高粱丰收。同时,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正对红缨子高粱进行测产,通过现场核定实收面积、取穗、脱粒、称重量等方式开展实收测产,确保今年高粱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目前,全县共种植高粱面积600余亩。
“今年我们是第一年在德旺发展高粱示范点种植,高粱长势非常好。今天,我们技术员来开展临田测产,通过测产得出这个出田产量达990.18斤,按65%的折干率算的线斤,产量比较好。接下来我局继续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田间地头,在全县推广该种植模式,逐步将高粱粮油生产走向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牢牢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舒容会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德旺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把家庭农场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引导种植大户大力发展高粱种植,不断发展壮大高粱产业,切实增加老百姓收入,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我们德旺乡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经过前期考察和实地调研,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今年首次种植了高粱400余亩,高粱长势一直很好,今天迎来了大丰收,经济效益也很高。接下来,我乡将积极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市‘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继续扩大高粱种植规模,不断拓宽老百姓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德旺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冉秀波说。
主办方:中共江口县委 县人民政府 承办方:江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江口县融媒体中心政府网站标识码:5206210018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