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6A娱乐挂机,首页!随着人们对于包装的重视,一个好看的“皮囊”似乎也能够让一个产品多销售出去不少,因此包装也成为了各化肥厂家引导客户消费者购买化肥的一大秘诀。而为了使得消费者相信产品的科技含量,包装袋子上面往往会印一些“乌七八糟”的字母,广大不太懂的农民在去购买的时候被销售站的推销员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这是氮磷钾三者的简写,不过在化肥袋子上的标注大多数N-P2O5-K2O,后面缀数字,以此来表示化肥中对应元素的含量。通过该数字表标志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定重量化肥中所含有对应元素的数量,从而针对性的施肥。
TE其实是trace element这两个单词的首字母的简写形式,也就是该肥料中含有微量元素,有些厂家的化肥会以汉字来写,而有些厂家或为追时髦,写成英文的TE。当然肥料中所加入的微量元素中具体含有哪些,可能还需要仔细的看化肥袋子。铁、锰、铜、硼等各种矿质离子。其中比较常见的有20-20-20+TE均衡型肥,也就是说该肥料中的氮磷钾有效成分均为20,并含有微量元素。
EM为复合菌群,化肥袋子上面带有该标志的意思是该肥料为菌肥,含有光合菌群它能利用土壤接受的太阳热能或以紫外线为能源,将土壤中的硫化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含有的乳酸菌群乳酸菌(厌氧型)、酵母菌、放线菌等可以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比如秸秆发酵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小分子有机物。对于菌肥的应用在土壤有机质比较丰富,尤其是秸秆还田的农田比较适用。
HAK其实就是腐植酸钾,其是一种高效的有机钾肥,因为其中的腐植酸是一种生物活性制剂,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减少钾的损失和固定,增加作物对钾的吸收和利用率,也具有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改善作物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功能;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通常腐殖酸同氮磷钾等元素混合使用,用于改良土壤的营养结构。
FA是黄腐酸,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调节气孔开放,减少蒸腾,提高抗旱、抗逆能力,在同一些碱性农药混合使用的时候还能够起到改善农作物品质,药效协同的作用。
就是腐殖酸,也就是上面腐殖酸钾去掉了K,需要说明的是腐殖酸是一个泛称,其中包含了诸如前面提到的FA,还有像黑腐殖酸和棕腐殖酸也都包含在HA中。因此从肥效看,营养成分更多,也有研究称腐殖酸含量越高,肥力越强的说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按照国家标准,标识只标明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含量。所以在购买前一定要看好包装上面的元素含量,以防被骗。这里有个具体的例子我们来看看:
包装上写着硫酸钾型复合肥料,下面的化学元素却写着N:15 P2O5:15 CaMg:15。这个化肥包装上其实并没有给出钾元素的含量,而是用CaMg来代替。这CaMg并不是钾(K)含的成分,这最后一个数字15也不是钾元素的含量。实际上这是二元复合肥,含量只有30。这个肥料鱼目混珠,用CaMg让人错以为是含钾的肥料。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格式为:GB(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发布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很复杂?没关系。记住,企业标准开头字母是Q,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开头字母是GB。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思就是,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不可以低于国家标准。
“农用硫酸钾”,标注了执行标准为Q/LJH002-2002,钾含量标志为K2O≥42%,看起来很规范,实际上是这样吗?
看看这个标准,Q字开头,很显然属于企业标准。但是了解国家标准就知道,钾含量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且K2O≥45%是合格产品(GB20406-2006,粉剂合格品K2O≥45.0%)。所以这个产品在包装上玩了文字游戏,看似规范,其实属于不合格产品。
同样氮肥中尿素含N量小于46%也是假货,执行标准是Q/CGYZ003-2006,国家强制性标准(GB2440-2001,含氮量合格品≥46%),如果执行企业标准达不到这个要求,也就是假“尿素”。
图中这个56%写的非常明显,让人会错以为这肥料的有效成分有56%这么多。但其实下面的小字显示总养分其实是42%。原来厂家把原本包含在内的黄腐酸钾含量(14%)又多算做了肥料的养分,误导了农民。有些商家甚至会将这个真实数字写得更小,来使老百姓混淆。
甚至有些假复合肥,有的用钙冒充磷,有的用不知名的化学元素冒充氮磷钾总含量,有的甚至用氮肥冒充复合肥,真让农民朋友真假难辨,防不胜防。
(1)看肥料名称及商标,是否乱写标识。(2)看有效成分含量、净重等信息。单一肥料应标明单一成分的百分含量,复混肥料应标明N、P2O5、K2O等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和总含量,还应该有产品标准规定应单独标明的项目,如含氯、枸溶性磷。国家规定,不得将氮、磷、钾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或化合物记入总养分。
(3)看产品标准编号。国标GB、化工部行业标准HG、农业部行业标准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