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登陆大时代娱乐-测速 新城招商主管,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环境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问题已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持续关注。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市场的全球化,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关注程度的提高,使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人类一些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及其安全性能日益下降,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危害群众健康。我国耕地资源极其匮乏,所面临的粮食和土壤环境问题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严峻得多,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迫在眉睫。另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全社会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
2008年1月8日,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第一次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且二者之间一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一定如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即,土壤污染,相应农产品一定污染。土壤污染,某种类型的农产品却未被污染;土壤未被污染,相应农产品也未必安全。
有些生产环境适合这类农作物或植物的生长,相关农产品质量也好。有些生产环境适合另外一类农作物的生长。生产环境对农产品种类及对农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因此调查生产环境中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指导农业生产,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土壤环境质量。
调查生产环境中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污染物在农作物体内富集规律,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选址和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调查生产环境中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质量之间对应的数据库。为以后的科学研究、生产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支持。
项目的研究为相关性理论研究,但实际意义是如果确定农作物的产地,便可知其相应农产品的质量是否安全,为后续农产品的进出口等做了前期工作。并可进一步进行拓展实验:被环境污染物污染的农产品与生物体之间的慢性毒理学研究;食物链累积关系。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土壤环境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通过文献查找,相关资料并不多见。较多的是研究环境污染物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关系或是只是调查土壤环境污染与农产品中含有污染物的多少,对其深入的相关性研究并不多见。
2008年,赵勇、李红娟、魏婷婷、孙志强等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和蔬菜污染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为绿色蔬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郑州市常见的 5种叶菜类蔬菜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土壤 Pb浓度与蔬菜污染的相关性,并对绿色蔬菜生产要求的土壤 Pb污染阈限值进行了预测。
2008年,李东坡、武志杰、梁成华等人通过分析土壤污染的原因、特点、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以及与农产品质量关系 ,提出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积极研究土壤环境污染的控制方法与修复技术;加强无污染生产资料的开发技术研究,减轻土壤环境污染;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污染的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确保粮食生产和农产品食用安全。并指出土壤污染是土壤环境恶化因素中对农产品质量影响最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005年,徐明岗、李菊梅、张青对土壤环境改善和食品安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专题论述。
从上述文献来看,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与土壤环境质量及其他相关环境之间有必然的相关性,但对其相关性的理论研究很少,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是环境污染物对农产品的直接影响或是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或是对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关系做实验研究。其实三者即:环境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体生态生理健康,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非常密切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否与对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确定农产品实验基地或者是农作物培育实验室,选择现今流行的一些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确定几种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如Pb、Hg、Cd或有机有毒物质。用其污染土壤,然后再栽种相应的农作物,待生产成熟后,采收,确定农作物的果实或是其他可食部分,采用分析测试方法确定污染物的富集程度,根据土壤污染物的浓度和农产品中污染物浓度的数据,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明确污染物在农作物体内富集规律,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选址和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也就是实验和理论相结合,通过实验获取分析数据,采用数学理论对数据进行深层信息的挖掘,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
在确定污染指标的选择上是项目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曾经有文献报道过,有些污染指标在土壤环境中大量存在,但是在其相应的农产品当中未能体现出来,可能与农产品种类对该项污染指标的耐受机制有关。就象人们所能理解的,土壤污染严重,种出来的果实也一定有问题。有些污染指标在土壤环境或水体环境中含量很小,但是在农产品当中却表现得含量很高,这就需要不光考虑土壤单一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水体、大气等周围的环境以及农产品本身的种类等问题。
模型的建立也是关键,模型建立得适合,会真实地反映本质问题,反映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如果模型选择得不合理,未必得出真实结果。
土壤环境质量与相应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很复杂,并不是相关或不相关两个答案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影响问题的因素,才有可能得出客观的结果。
[1]凌建刚,陈英旭,陈国,等.农产品与环境中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农产品加工,2008,(4):19-21.
[2]李东坡,武志杰,梁成华.土壤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4):172-177.
[3]李红双,肖琼,徐建强.不同环境蔬菜中铅污染的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分析,2007,14(10):34-38.
[4]赵勇,李红娟,魏婷婷,孙志强.土壤、 蔬菜的铅污染相关性分析及土壤铅污染阈限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产品加工,2008,16(4):843-847.
[5]陈良超,康克功,岳田利,等.朱鹊自然保护区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J].陕西农业科学,2008,(4):19-21.
[6]董元华,张桃林.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土壤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J].土壤2003, 35 (3): 182-186.
[7]凌建刚,陈英旭,陈国,等.农产品与环境中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农产品加工,2008,(4):19-21.
[8]金亮,李恋卿,潘根兴,等.苏北地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分布及其食物安全风险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 23 (1) : 3339.
[9]王丽慧,王翠红,叶丽丽,刘新亮.城郊蔬菜地土壤铅和镉污染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9,(5):50-52.
1月3日下午,《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方案明确规定了江苏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书和时间表。规定五年内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和污泥处置设施全覆盖。
1月3日下午,《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土十条)在宁正式。省环保厅给出了江苏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书和时间表:到20xx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土十条中指出,下一步将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实现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xx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20xx年底前,建立健全我省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此外,20xx年底前,省环保厅、农委牵头将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耕地为重点,针对已有调查发现的超标点位区域进行详查,进一步摸清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在典型区域开展土壤与农产品协同调查。永久基本农田严格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土十条中明确提出: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各级环保部门要做好相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自20xx年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与辖区内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省国土资源厅、农委牵头牵头,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
据了解,生活垃圾对土壤污染的棘手问题在土十条中也有明确的规范。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统筹建设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末端处理设施及收运体系,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面排查简易垃圾填埋场,全面治理积存垃圾,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应立即采取管控措施。加快建设区域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20xx年底前设区市全部建成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20xx年底前县(市)实现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污泥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省住建厅牵头,鼓励污泥厌氧消化沼气用于发电上网、汽车加气或城市燃气并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不仅为未来30多年江苏土壤改善规划了时间表,也完成了国家对大气、河道、土壤三面治理的蓝图。方案中提出了土方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到20xx年,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本次江苏省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对这十条细化为40项措施,也体现了我省对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记者了解到,与省内水十条、气十条注重谈污染治理措施不同,江苏土十条更加注重谈管理体系建设。由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薄弱、家底不明,更加强调全方位、立体式的夯实各项基础工作,强基固本。主要工作内容有:土壤污染详查、推进地方立法、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联动监管、强化科技研发等。
记者了解到,去年开始环保、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已经组织开展了土壤相关调查工作。《方案》种明确开展我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时间表。20xx年上半年制定我省详查实施方案,并启动详查工作。针对我省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加工、以及农药、铅蓄电池、钢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等重点行业的在产企业用地、尚未再开发利用的已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地块,从20xx年起开展详查工作,20xx年底前掌握土壤污染状况、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20xx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耕地为重点,针对已有调查发现的超标点位区域进行详查,进一步摸清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在典型区域开展土壤与农产品协同调查。 另外《方案》中规划20xx年底前,建立健全我省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方案》种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作为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两个领域分别设计食品安全、居住环境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能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第四、五两条:加强农用地安全利用,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两个标题充分说明了我省土壤污染防治分类管理的思路。文件第(十二)、(十三)项提出要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核心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施安全利用措施,对重度污染耕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巫溪人家”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为深入推进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全县土壤环境质量,安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益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益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资江流域益阳段锑污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自查如下:
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农联〔2020〕24号)和《益阳市农业农村局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益阳市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益农联〔2020〕2号)文件要求,我县认真开展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并按要求完成了治理目标任务。
我县暂无污染建设用地地块,根据《关于印发〈2020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方法〉的通知》(环办土壤〔2020〕28号)文件精神核算方法,我县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视为100%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要求,我县开展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一是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9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方案》要求,我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已由省农业农村厅进行了统一部署安排,已经形成了乡镇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分布图、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评价单元信息汇总表和耕地土壤环境治理类别划分评价点位信息表等相关成果。
二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安全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0〕77号)文件要求,我县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的工作布置和进度安排,配合信息采集单位将辖区内已采集的基础信息反馈给企业做进一步复核确认,特别是对无主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的信息复核确认。对企业信息填报不准确的地块,收集提交相关佐证材料。已完成了重点行业企业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工作。
一是开展了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清查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清单内企业进行核实,最终核实我县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清查内企业8家。
根据涉镉等污染源整治清单,按照“一源一档、边查边治、以治为主”原则,对列入整治清单中污染源逐一制定管控、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我县涉镉污染源整治清单中有11家涉镉企业,已全部制定了污染源整治方案,建立了整治清单及动态更新制度,每季度按时上报进展情况。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
三是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涉重企业治污与清洁生产改造力度,严厉打击超标排放与偷排漏排,规范企业无组织排放与物料、固体废物堆场堆存,稳步推进重金属减排工作。全年未发生涉重金属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转移监管和打击力度,防控工业污染“上山下乡”。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全面防控、不留死角,实行动态管理,加大督查频次和力度。开展我县危险废物大调查大排查专项行动,对发现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督促企业立行立改并跟踪检查,指导企业建立管理档案,防控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对环境产生新的影响。
2020年我县化肥使用实物总量60441.11吨,比2019年减少1358.63吨,亩平减少0.72公斤,减少折纯总量434.9吨,亩平减少0.23公斤,减幅2.21%;全县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74万亩,实际完成178.0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2.3%,主要农作物应用面积达到95%以上;经水稻、玉米试验比对,肥料平均利用率达40%以上;同时,通过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全县推广有机肥施用量52.46万吨,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区有机肥用量较去年提高了21.03%。
2020年我县农药商品折百用量总计138.32吨,较去年144.94吨减少了4.57%。其中国家禁用农药使用量为0,限制型农药使用量5.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的4.04%,较去年下降了14.37%。杀虫杀螨剂39.3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28.44%,较去年下降了3.28%,其中有机磷类杀虫剂减少了15.22%。杀菌类农药全年使用34.17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24.77%,比去年减少了0.29%。各类除草剂今年总用量64.0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46.32%,较去年下降了7.52%。
今年,我县农膜总使用量为417.26吨,总回收量为340.43吨,回收率81.59%。其中,地膜使用量134.04吨,回收量110.48吨,回收率为82.42%;棚膜使用量283.22吨,回收量229.95吨,回收率81.19%,主要回收方式为网点回收和农民自行回收。经调查,目前全县农膜回收企业0个,回收网点34个。全县主要农膜销售主体81个,2019年共销售67.22吨,2020年全县销售主体共销售79.84吨,同比增加18.77%;主要农膜使用主体131个,2019年购买使用197.87吨,2020年购买使用345.46吨(其中外地购买265.62吨),同比增加74.59%。
我县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在全县大力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努力解决城镇垃圾“上山下乡”问题。2018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聘请第三方技术公司制定了安化县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方案,组织对清塘铺镇(袁桃社区、清塘铺社区)、梅城镇、仙溪镇、大福镇、龙塘乡、羊角塘镇、滔溪镇、小淹镇、柘溪镇、古楼乡、长塘镇等11个乡镇1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逐一进行实地勘察,按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位置、主要成分、规模以及垃圾治理成本分类制定了整治计划,明确了责任人员、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域的垃圾堆放点采取了挖转运、原地封场、覆土绿化三种技术整治,同时做好排水沟、挡土墙修建和防渗处理,恢复地表生态。2019年1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按照整治方案整治完成,并组织环保等部门完成了联合验收。2020年无整治任务。
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通知》和《评估考核规定》要求,对照说明是否完成全省类别划分,并按照《省级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报送规范》(农办科〔2020〕11号),成果报送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
一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我县洞庭湖流域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污染整治EPC项目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地表径流污染治理工程、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其他工程五个部分。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涉及柳坪村、岩坡新村和杨林社区3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63.2平方千米,居民人口12122人,生猪养殖规模4900头,鸡、鸭养殖规模47000羽,耕地11500亩。截至2020年12月3日,地表径流污染治理工程部分已完成柳坪村和岩坡新村单户四格净化池系统基坑开挖200套,成品化粪池88套和玻璃钢水池200套已进场,生态塘改造完成6个,株溪河道改造已完成530米透水砖铺贴及绿化带土壤回填;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部分已完成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32座、田间堆沤池15座,有机肥加工车间施工地完成土地平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部分已完成储粪棚16个,格栅池10个,厌氧池16个。二是认真开展受污染耕地入户调查,土壤详查严格管控区调查,安全利用区调查;三是稳步推进安全利用区治理,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治理任务。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要求,建立了安化县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并与上级部门联网,及时上传至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动态更新。完成对辖区内同级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部门“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管理系统”账号的分配,并已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经核查,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要求,按时填报和更新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同时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公布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经核查,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有关要求,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无相关风险管控任务。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是安化县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重金属污染防治(一期)项目,该地块为林业用地,项目2017年获得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100万元,2018年年底完工,治理成效明显。
安化县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重金属污染防治(一期)项目是益阳市争取的第一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益阳市将其作为一个标杆型工程,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施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三项,一是对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内的36800m3废弃废渣及渣土混合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统一运至新建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并对填埋场进行生态恢复;二是对项目范围内6840 m3污染土壤清运至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并对该区域约3969m2进行生态恢复;三是建设库容约44661m3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用于填埋稳定化处理后的废渣、渣土混合物及污染土壤,最后再进行生态修复。
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与改善;二是重金属消减量显著;三是示范作用重大。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我县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各项指标,大幅提高全县环境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消除或减轻污染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且能及时化解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和保障群众权益。通过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将有力推进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7〕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于2018年1月7日颁布实施。该方案明确了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各县直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各个领域分工负责。
二是强化监管执法,加大执法力度。重点监测土壤中镉、锑、汞、砷、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
三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遗留石煤矿环境污染问题治理,2017年12月15日由安化县人民政府下达关闭6家矿山的决定,根据《益阳市石煤矿山关闭治理工作方案》(益办〔2019〕4号)要求,2019年4月12日,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其采矿许可证依法予以公告注销。2018年6家石煤矿关闭企业开始场地调查报告编制、实施方案编制,并通过了场地调查报告评审、实施方案评审、环评批复、发改立项批复、挂网招标、中标公示、施工图设计、图审、工程概预算、财评。施工单位进场后按治理工作方案按步推进,按时按质量均完成整治工作,于10月22日通过了县相关部门组织的工程验收,11月2日均通过了市级相关单位和专家的项目管控验收。
1.部门协调配合《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和工作职责,压实了责任。建立了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2.环境信息公开
根据《土十条》等有关要求,区域内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行政区域内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并向社会公开,湖南安化渣滓溪矿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在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公布了企业基本信息和监测方案。
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宣传土壤污染风险防控知识,特邀湖南省环保厅宣讲团来对各乡镇进行了土壤污染防治宣贯培训,同时订购了土壤污染防治宣贯资料,通知各乡镇来领取并发送到村上组织村民学习。我分局组织编制宣传手册,印发至各相关部门、乡镇、重点监管企业,并在高速路口、重要交通要到树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牌,宣传土壤污染防治的治理意义。此外,区环保分局制定了有奖举报办法,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一是出台了《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压实了责任。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二是加强监管,严格准入,预防土壤环境污染。对经开区和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严格项目准入,严管环境污染。确定重点排污企业名单,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根据益阳市2020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里,我县要求15家重点排污企业开展土壤与地下水自行监测,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同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取缔一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加工小作坊、“散乱污”企业和集散地。
三是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开展土壤修复治理工作。今年扎实有序的推进了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最快有效地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治理。其中金华锑矿历史遗留治理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并组织了验收评审会;大福镇木溪村场地污染综合治理应急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工作;安化县奎溪镇木榴村原松溪锑矿废矿坑环境污染风险管控项目和安化县马路镇金正锑冶炼厂遗留场地风险管控项目均已完成了发改立项、技术方案编制、招投标,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通过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污染源,切断其继续污染周边环境的途径,阻止污染地块扩大。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县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1、土壤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缺失,给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2、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宣传少,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也不够清晰。
3、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来源,市场化投资渠道不够畅通。
4、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缺失使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进展缓慢,已经开展的一些治理项目也只是在局部地区和较小范围进行实验。
5、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工作面不断扩宽,土壤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专业性强,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不相适,未能适应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求。
(二)下一阶段打算:我局将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确保土壤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1.严格土壤环境监管。以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和排放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业企业为重点,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管;以肥料、农药、地膜和养殖饲料的生产使用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管;以危险废物收集、贮运和处理处置为重点,严管废物处理处置活动,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行为,有效控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明确工作任务,落实部门分工,严格目标考核;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落实企业治理土壤污染的主体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对于因违规审批、违规建设项目等原因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依法追究责任。
3.加大土壤治理投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担责、社会参与” 的原则,拓宽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资金渠道,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和科技研发力度。
4.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为出发点,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
苏州园林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以私家园林为主,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它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朝末期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19处。1997年,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骄傲和翘楚。随着苏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园林保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以下主要对苏州各园林的土壤进行Cd、Hg、As、Pb、Zn、Cr、Ni等重金属含量监测,并对其进行污染评价。
采用随机取样法混合取样。取其表层0~20cm的表层土壤,将土样混合均匀,按四分法混合取2kg转入样品袋[1]。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一般不少于500g)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100g。缩分后的土样经风干(自然风干或冷冻干燥)后,除去土样中的石子和动植物残体等异物,经玛瑙棒研钵后过100目的筛。混匀后备用。pH值采用酸度计法测定;锌、铬、镍采用混酸全分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镉、铅采用混酸全分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汞、砷采用王水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重。此外,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样本超标率等统计量也能反映土壤的环境状况。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土壤污染超标倍数=(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量标准;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土壤样本超标总数/监测样本总数)×100%;土壤污染分担率(%)=(土壤某项污染指/各项污染指数之和)×100%[3]。
式中PI均和PI最大分别是平均单项污染指数和最大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反应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按内梅罗污染指数,划定污染等级[4]。内梅罗指数土壤污染评价标准见表1。
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参照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由表2的各个园林结果数据显示,所有园林中的总铬、总汞、总砷、锌以及镍元素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总汞的含量为0038~093mg/kg,均值为051mg/kg,其中最低值出现在园林4,最高含量值出现在园林6。总砷的含量为760~239mg/kg,均值145mg/kg,其中最低值出现在园林1,最高值出现在园林3。总铬含量为423~794mg/kg,均值575mg/kg,其中最低值出现在园林2,最高值出现在园林5。镍含量为260~484mg/kg,均值334mg/kg,其中最低值出现在园林2,最高值出现在园林4。锌含量为787~243mg/kg,均值158mg/kg,其中最低值出现在园林4,最高值出现在园林2。
由表2可见,镉含量为012~234mg/kg,其中出现了两处的镉含量超出限值060mg/kg,分别是园林4和园林7,污染指数分别为12和39,污染超标倍数分别为02和29。铅含量为311~358mg/kg,其中出现三处铅含量超出限值200mg/kg,分别是园林5,园林6和园林7。污染指数分别为120、179、150,污染超标倍数分别为020、079、050。
综合污染指数反映土壤的综合污染程度,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了园林7外,其他园林综合污染指数均未超过0.7,均属于清洁(安全级)[5]。而园林7内梅罗污染指数PN达到了1.05,属于轻度污染。重金属分担率的排序为Cd(28.9%)>
铅(14.9%)>
锌(14.0%)>
镍(13.3%)>
砷(12.9%)>
汞(11.7%)>
铬(4.39%)[6]。
监测地点1内梅罗污染指数PN1污染等级园林110.5621清洁(安全)园林210.6441清洁(安全)园林310.6091清洁(安全)园林410.6121清洁(安全)园林510.6751清洁(安全)园林610.6221清洁(安全)园林711.051轻度污染
对苏州园林的土壤污染评价表明,园林内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大部分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个别地点的铅和镉重金属含量超标应该是周围的蓄电池废弃物污染所致[7],建议加强周围的环境整治以及周围工厂的污染物排放限制,切实的保护好我们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本研究只对园林进行了一次性的监测,如能对这些土壤进行长期的质量追踪,将有利于及时了解土壤的动态变化,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土壤的质量。更好的保护好园林的土壤,促进园林稳定健康的发展[8]。
[5] 赵翔.襄阳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J].绿色科技,2014(2).
[6] 陈亚华,黄少华,刘胜环,等.南京地区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3):356~360.
土壤既是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又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而且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工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化学农药等污染物通过污水灌溉、大气烟尘沉降、垃圾填埋处理等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土壤中的重金属因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不易移动,故会不断积累,造成严重污染;化学农药,特别是有机氯农药,虽然已经被禁止使用多年,但是由于这类农药脂溶性高,化学性质稳定且难于降解,因而在土壤、水等农田环境中仍常被检出。
我国正面临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有机农业的重要转变,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日益重要。这些基础信息不仅是进行农业机构调整,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需要,也是进行环境治理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需要。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市的土壤环境安全存在隐患。一方面,土地资源紧缺,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另一方面,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通过对多年土壤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土壤定位监测数据之间的可比性较差,主要反映在数据波动性比较大,造成长期定位监测目的不明确,结论可行性差,只能一年一个说法的状态。
根据多年定位监测数据统计,土壤中的重金属和产品中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却有时很低,甚到低于土壤中重金属正常水平下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这就造成农业环境监测往往不被重视。
一方面可能是土壤本身性状复杂,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采样及分析过程中带来的,不同年份检测方法、检测手段的改进和变化所引入的`差。
一方面可能是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农作物的不同生理特性、不同环境条件土壤理化特性、气候条件等、不同的生产栽培技术施肥、灌溉等等,相互作用相互叠加造成两者相关性较差;另一方面在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分析过程中质量监控措施不得力,造成监测结果偏差,影响正确结论。
农田土壤质量监测是一项长期性的农业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任务艰巨而庞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至关重要,建议:
建立和完善农田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补充完善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制度、质保技术方案和实施细则,对国家尚未有具体规定的和落后于监测技术发展与管理需要的原有的规定规范应抓紧制定或修订。
逐步建立环境监测仪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对监测器材进行招标采购,开展检定校验、维修、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建立和完善仪器设备的开箱验收制度、建档制度和维护保养制度等。
做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程序化管理。为消除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诸因素,应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并以规定、制度等文件形式固定下来,对凡是提供监测数据的监测站都要求必须执行全面的质量管理。真正做到人人工作有标准、有要求、有质量。
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采样规范、检测方法、数据修订等知识的更新培训,鼓励监测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精确理解、各项规范准则的内涵及要求,减少理解性误差。
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动手操作等形式对监测人员进行技能考核,要求熟练掌握承检项目的检测方法,尽量减小主观影响,达到实验室分析误差最小化的目的。
检测过程中采用各级操作规程尽量是最新版本,检测时尽量选用国际、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并经过论证后的方法。
实验室应明确检测方法选择的确定程序,确定在同一项目检测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范围内选用相同前处理的检测方法,减少检测方法差异带来的误差,从而降低对不同时期检测结果可比性的影响。
仪器是检测质量控制关键环节,检测过程中应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并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使用。同时在检定合格周期内用标准物质进行检查维保,并记录。
环境条件如温湿度、振动、灰尘、电磁干扰等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保证仪器设备的系统稳定性,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测量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检测结果可比性。
室间外检分送同一样品到不同实验室,按同一方法进行检测,确定各试验室间的误差,误差较大的试验室其数据不参加统计。
方法比对对同一检测项目,选用具有可比性的不同方法进行比对,确定不同方法之间的误差,误差较大的检测方法不推荐使用。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是一项长期性的农业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任务艰巨而庞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至关重要,建议:
第一,建立和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的专项法律法规,使得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有法可依。
第二,健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修订和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方法、标准样品等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规范体系,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做好技术准备。
第三,构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第四,进行实验室间比对试验,加强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定期对实验室能力进行验证考核,未参加考核或考核不合格实验室的数据不参与统计。
[1] 石俊仙,部翻身,何江.土壤环境质量铅锡基准值的研究综述[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
[3] 袁灿生.以背景值为标准评价南京市蔬菜土壤环境质量[J].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2014
[4] 胡琼.垃圾填埋场中铅、铜、锌铁在土壤植物中的迁移[J].上海环境科学.2013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
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会发生中毒。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土壤污染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较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2000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陈同斌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断恶化的土壤污染形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将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出严峻挑战。”
不合格的畜禽粪便肥料也成了造成土壤污染的罪魁祸首。由于畜禽饲料中添加铜、铅等微量元素和抗生素、动物生长激素,使得许多未被畜禽吸收的微量元素和有机污染物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环境。
专家指出,土壤是各种污染物最终的“宿营地”,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会向水体中迁移或流失;附着其上的重金属能够进入大气,并通过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不仅通过食物和水体影响人体健康,重金属元素还会附着在土壤颗粒上,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土壤污染的防治在我国刚刚被提上议事日程。专家明确指出:“摸清家底应该成为土壤污染防治的第一步。”我国的土壤污染分布比较集中,局部地区突出,只有调查清楚全国土壤污染的现状,才能知道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危害,才能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同时从高风险地区开始由点到面进行治理。
法制的不健全也正成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已经制定了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的法律,但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虽然若干法律中有一些零星规定,但都是分散而不系统的,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
另外,长期有效的土壤质量监测机制的建立十分必要。专家表示,“多体检比治病好”,监测可以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土壤污染的防治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指出,中国面临的人口、粮食、生态环境问题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确保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土壤环境安全是保障整个生态环境安全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
5.我国政府就土壤安全问题要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在充分利用农用地土壤详查点位信息划定安全利用类耕地区域基础上,因地制宜选用安全利用技术模式。争取到2020年底前完成省、市下达我县安全利用类不少于11000亩、严格管控类不少于50亩的工作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县农业农村部门会同县生态环境部门依据分解下达的下一阶段安全利用任务,充分利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积极稳妥地推动各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的落地。
我县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任务11000亩、严格管控类任务50亩,实施地点分布在镇、镇、镇、镇、乡、镇等6个乡镇(表),具体涉及的村待我县耕地类别划定完成审批后再进行细化分解(具体任务另行下发),并报省农业农村厅和生态环境厅备案。
依据农业农村部 生态环境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方法(试行)》,对本地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开展调查评估,按照统一格式进行统计、测算、汇总,及时向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生态环境厅提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报告。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大力治理白色污染,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深入推进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打击非法排污,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途径;监测灌溉水质,确保灌溉水质量符合农田灌溉要求;工矿企业周边的农田要注意防止大气沉降对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必要时要开展研究,对于大气重金属沉降较明显的地方,要采取措施阻断污染源,切实防止边治理边污染。对于难以有效切断重金属污染途径,且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的耕地,加快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等严格管控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
2020年4月20日前,完成行政区域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方案调整,并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备案。
2020年10月底前,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措施落地,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监测取样工作。
2020年11月30日前,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监测样品检测和效果评估工作。
2020年12月20日前,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工作,并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和生态环境厅。
依据农业农村部《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推荐技术 名录(2019 年版)》和《省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试行)》,本项目主要采用的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包括:农艺调控类、土壤改良类、生物技术类、综合类技术等模式。
(一)农艺调控类 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石灰调节、优化施肥、品种调整、水分调控、叶面调控、深翻耕等。
1.石灰调节 主要技术要点:石灰是碱性物质,在酸性土壤中适量施用石灰,可以提高土壤 pH 值,促使土壤中重金属阳离子发生共沉淀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阳离子的活性,还可为作物提供钙素营养。
2.优化施肥 主要技术要点:施肥是满足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对重金属活性产生较大影响。
3.品种调整 主要技术要点:不同作物种类或同一种类作物的不同品种间对重金属的积累有较大差异,在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可食部位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弱,但生长和产量基本不受影响的作物品种,可以抑制重金属进入食物链,有效降低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4.水分调控 主要技术要点:酸性土壤在淹水条件下,土壤环境呈还原状态,土壤 pH 值显著升高,Cd 容易形成硫化物沉淀,活性也随之降低,从而减少作物对 Cd 的吸收。
5.叶面调控 主要技术要点:叶面调控是指通过叶面喷施硅、硒、Zn 等有益元素,提高作物抗逆性,抑制作物根系向可食部位转运重金属,降低 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
6.深翻耕 主要技术要点:通过深翻耕,将污染物含量较高的耕地表层土壤与犁底层甚至是母质层的洁净土壤充分混合,稀释耕地表层土壤污染物含量。
(二)土壤改良类技术 通过施用钝化剂、土壤调理剂等,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阻控作物对土壤污染物的吸收。
1.原位钝化 主要技术要点:通过向土壤中添加钝化材料,将土壤中有毒有害重(类)金属离子由有效态转化为化学性质不活泼形态,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植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
2.定向调控 主要技术要点:基于土壤化学或微生物原理,通过调节土壤中的氧化还原、吸附、沉淀等过程,促进重金属污染物由高有效性向低有 效性转化、由高毒性向低毒性转化,定向控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迁 移以及农作物的富集。
(三)微生物修复 主要技术要点:利用天然或人工驯化培养的功能微生物(藻类、细菌、真菌等),通过生物代谢功能,降低污染物活性,防控生态风险。
(四)“VIP”综合治理技术 主要技术要点:“VIP”或“VIP+n”是一种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是指在低 Cd 水稻品种(V)、淹水灌溉(I)、施用石灰等调节土壤酸度(P)的基础上增施(采用)土壤调理剂、钝化剂、叶面调控剂、有机肥等降Cd产品或技术(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对本地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负责,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土壤安全利用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市生态环境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要立足职责,积极配合协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统筹涉农相关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要向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倾斜,支持农用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提标改造、截断污染物进入农田途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大相关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提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水平,提升社会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力水平。
环境农业是人类有意识改造大自然以获得食物来源的一种生产活动,是承载着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的根基。但发展到现代农业之后,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生产出大量农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以及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严峻的环境问题[1],人们必须要意识到现代石油农业并不是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最佳途径,应该寻求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有机农业在保障农产品安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2],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得到大力推广。但在传统农业种植区域,政府与农民在应用和推广有机种植模式上的积极性不高。鉴于此,本文综述近年来有机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积极影响的相关文献,以期为我国有机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有机农业的概念是研究有机农业的首要步骤,根据国家标准叶有机产品曳渊GB/T19630.1要2011冤,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3]。在有机生产体系中,以农业清洁生产为指导思想,核心要求是建立、恢复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由这些生物参与、推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以保持、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和易耕性[4];具体的土壤培肥措施是激发系统内禀的自然肥力供给,如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有机废弃物等腐熟还田以及轮作豆科作物、绿肥等,并采用农作物渊间冤轮作、耕种抗性作物品种以及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生态措施作为控制农田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同时配合合理的耕作方式以保持水土,达到维护农业生产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5-7]。现代常规农业是目前我国耕作面积最大的农业生产方式,其长期、大量地施用农药、化肥等会抑制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而且残留在农田里的农药和化肥会严重污染、破坏土壤环境,并可能经淋失和径流进入地下水和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的水污染[8-12]。而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等物质,强调以自然、环保、不破坏农田生态的方式进行耕作、生产,避免了对水体、土壤及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有机农业重视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用间作、轮作等科学栽培法,不仅可以改善耕作土壤的理化性质,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率,进一步达到保护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4-7,13]。总的来说,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能够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对水域环境产生的面源污染,促使土地肥力恢复,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能够切实有效地保护和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有机农业将动物、植物和土壤视作一个整体,强调在这个整体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而且生产过程更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会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使农业生产能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真正做到对环境友好。相关实践表明,开展有机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包括动物、植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也能迅速增加,同时减轻土地、水体和动植物界的受损程度,进而恢复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14]。
有研究表明,在过去40年内,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活动是许多农田鸟类、杂草、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等物种丰富度及多度下降的重要原因[8-9]。而有机农业拒绝使用农药、化肥,对生产区域内各种动物、植物、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危害极小,可以有效地恢复和保持生产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15-16]。益鸟等动物天敌是有机农业体系中生物防治虫害的重要环节。与常规农田相比,有机农田中鸟类渊尤其是地面孵化的鸟类冤的种类和数量更高。如李现华等[17]对内蒙古磴口县境内常规农业系统和有机农业系统中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机农业种植区的有益鸟类等生物的数量较多,而且有益昆虫渊尤其是七星瓢虫冤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而蚜虫等害虫的虫口密度则明显降低。节肢动物也是农田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动物,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有机农田内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多度都明显高于常规农田[18-19],有助于实现对农田害虫的生态控制。与传统农业生产对杂草等植物的敌对态度不同,有机农业生产允许相对多样化的杂草生长,甚至在农田休耕时期还会轮作某些能起到绿肥作用的草类。有机农业对于杂草的态度较为温和,因而在有机农田中杂草密度、生物量或地面覆盖物通常高于常规农田系统[20-23];还有相关研究发现,采用有机种植的农田内有较高的阔叶杂草[24]以及除草剂敏感型杂草[25]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有机种植方式下,农田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有所增加,如蚯蚓就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示动物,蚯蚓的数量能反映土壤的结构、微气候、营养和毒性等土壤状况。
有研究表明,采用有机管理方式的农田中,土壤内蚯蚓的密度、数量均比常规农田高,如Brown[26]的研究报导发现,有机农田内蚯蚓的密度约为常规农田的2倍;还有其他相关研究也发现,有机农田较常规农田拥有较多的蚯蚓种群数量[27]。土壤中的微生物体渊细菌、真菌等冤在维持、增强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有益微生物群落会参与腐殖质的形成,能改善农田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提高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而有机农田拒绝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采用免耕、轮作、施有机肥等有机种植模式的农田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均高于常规农田[28-32]。此外,秸秆还田作为有机农业种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土壤培肥手段之一,有大量研究发现,秸秆还田是有机农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的重要原因,如Ocio等[33]研究发现,在将秸秆翻压还田7d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增加了2倍;高美英等[34]对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果园各层土壤中固氮菌数量的调查研究也发现,秸秆覆盖还田可明显增加果园各土层中固氮菌的数量,在整个0~60cm耕作层内固氮菌数量年平均增加95.47%,尤其在0~20cm土层中的固氮菌年平均增加量更达到了123.80%。总的来说,有机种植方式能有效提高种植区域内动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化组成,而生物多样性又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有利于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也有利于实现土壤营养的优化循环和保持土壤肥力等。因此,农业种植活动应采取对环境友好的技术措施,以保护种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现代农业长期、大量地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土壤环境,造成了如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土壤微生物活力下降、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降低等恶果;而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根基,没有健康、肥沃的土壤就没有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保护和改良土壤。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其发展初衷即是改善现代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恶化,因而有机农业对于培肥、改良土壤极其重视。有机农业的培肥理论认为土壤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施肥是在培育土壤,进而由肥沃土壤为农作物提供所需养分。因此,有机农业种植的第一步就是采取各种措施渊如施用有机肥和合理轮作等冤改良、培肥土壤,激活土壤的生命。对于有机农业中培肥土壤的方式,欧阳喜辉等[35]总结了国内外多项关于有机农业的研究,得出有机农业通过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免耕和轮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团聚能力以及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达到培肥土壤的目的。秸秆还田与轮作也是有机农业提倡的改良土壤、维持地力的重要手段,如王宁等[36]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环境,而且还能减少土壤碱性物质的流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壤的酸化,维持土壤肥力;杨景成等[37]的研究也发现,与传统种植制度相比,粮草轮作结合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地降低对土壤有机质的衰减效应。土壤微生物量碳是土壤有机库中的活性部分,是表征土壤质量和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董博等[38]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发现,长期施用有机肥渊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冤可以明显增加耕作层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胡诚等[39]通过多年施肥试验发现,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农田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土壤可溶性碳、总有机碳等含量都随之增加。改良土壤、保护土壤环境是有机农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而长期的有机种植反过来又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生产力,并通过改变土壤的通透性和孔隙度等自然结构性状改善土壤环境,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土壤生物与微生物的活性,这都说明了有机农业是对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会破坏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加剧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加剧对水、土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威胁生态环境安全。而有机农业采取对环境友好的方式、措施进行农业生产,能有效地保护环境,众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相较于现代常规农业,有机农业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以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良好的生态效益[40-45]。有机农业在改善土壤环境、保持水土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如卢东等[46]在多个有机种植基地中的试验表明,在控制好有机肥原料的情况下,有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较常规农业小;许恒周等[47]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有机农业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有助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结论;RigbyD等[48]关于有机农业的研究也显示有机农业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缺乏状况,实现土壤肥力的持续供应和永久利用;此外,杜相革等[49]也认为有机农业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及其中的营养循环、改善土壤动植物的生存条件等,能有效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进而促进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功能。有机农业对水环境的保护则主要体现在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据相关学者估测,全世界施用于土壤中的氮肥有30%~50%经淋失进入到地下水中[50],而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也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对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贡献率达到60%耀80%[51],可以说现代农业是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有机农业采用了轮作和休耕培肥地力、拒绝施用农药和化肥等,减少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污染,有效地保护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安全,据席运官等[42]对有机稻田与常规稻田排水污染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有机水稻种植方式可减少农田排水中氮的排放量,还会降低排水中的总磷浓度;徐田伟[52]也发现了有机种植业的发展可以控制区域水土流失、降低非点源污染的水平,认为发展有机农业是我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代农田生态系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尤其是近年来CH4和N2O的排放量增加更是主要来源于现代农业生产活动[53],而有机农业鼓励系统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内部资源的浪费和外部资源的消耗,进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状况。在一项针对丹麦农业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将丹麦所有的农业用地全部转换成有机农业,则农业体系中的能量消耗和氮流通的减少可使丹麦全国温室气体渊CO2、CH4和N2O冤的排放量相应减少13%耀38%[54]。综合可知,有机农业可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业耕作范围内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的地区发展有机农业还能够有效地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促进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强,在利用改造土壤环境的同时,产生了不同的土壤环境,如新的人工土壤类型(水稻土、堆垫土等)。由于“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物质的积累,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逐渐超过土壤环境的承载能力,结果土壤环境受到污染,质量下降[1]。
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有0.07 hm2,仅为全国人均耕地水平的69%。同时河南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粮、棉、油、烟产量产值在全国排位第二,化肥、农药、农膜施用量较大,加上河南省的工业产业结构以能源、建材、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为主[4],土壤质量下降和农药污染问题尤其应该受到重视。但目前河南省大多数土地面积的土壤质量状况尚不清楚,为摸清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本次评价,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时引入“土壤污染”概念。《环境学词典》将其总结为: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得以积累,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失调和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
城市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长期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特点[2-3,6]。
①隐蔽性和潜伏性。土壤污染不像水和大气污染能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发现,土壤污染往往是通过农作物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直到影响人或高级动物的健康才反映出来,即土壤污染的隐蔽性;土壤从受到污染到产生后果是一个不易被发现的相当长的累积过程,即土壤污染的潜伏性。
②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有机污染物降解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土壤污染后将长期甚至永远对土壤功能产生影响。
③后果严重性。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后果是一个地区(区域)、几代人灾难性后果。同时,土壤污染的不可逆性和长期性使土壤污染后极难恢复,污染将长期甚至永远对土壤功能产生影响。
本次土壤污染现状评价,评价因子选择与土壤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hg、cd、as、pb、cu、zn、cr、ni、mo、f、mn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氰、酚和硝酸盐氮。
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表1),并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3类: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
滴滴涕≤0.050.500.500.501.0注:① 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和污染。其标准值分级含义为: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限制值;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制订采用地球化学法,二、三级标准制订采用生态环境效应法。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计算单指标土壤环境质量指数(z.i)。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z.i—指标i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数;x.i—指标i的实测数据;ci—土壤一级(一类) 临界值上限;cⅱa—土壤ph≤6.5时二级(二类)临界值上限;cⅱb—土壤6.5<ph≤7.5时二级临界值上限;cⅱc—土壤ph>7.5时二级临界值上限; cⅲ—土壤三级(三类)临界值上限。
2.3.2 综合指数评价土壤污染评价方法采用尼梅罗土壤污染综合指数法,公式如下:
式中:pn—内梅罗污染指数;p.i.c—平均单项污染指数;p.i.max —最大单项污染指数。
尼梅罗土壤污染综合指数法考虑了极值的影响,突出了环境要素中浓度最大的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其评价的分级标准见表2。
本次评价共涉及到河南省的10个地级城市,分别为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登封市、平顶山市、焦作市、安阳市、新乡市、三门峡市和济源市。根据土壤污染的分析数据,统计出评价结果。
河南省的10个地级城市中,从污染成分上看,超标元素多数为重金属元素,其中pb污染较为突出。污染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染源(废弃物)、工业污染源(矿厂、冶炼厂、电厂、药厂等)和农业污染源(主要是饲料、农药等)。各城市土壤污染具体情况见表3。
开封市cd、pb污染面积较大,污染程度较重,hg、cu、zn、cr、ni污染面积相对较小工业(电厂)污染
登封市cd、as、hg、zn、cr、ni,cu 、pb和hg在局部已达到警戒值工矿企业(洗矿厂、电镀厂、化工厂等)废水、粉尘,农业使用农药化肥等
济源市cd、pb污染程度较重,其次为as、hg、cu、zn、cr、ni 工矿企业及生活垃圾
焦作市pb、zn污染较严重,cu、cd较轻煤矿开采及热电厂,农业使用农药化肥
郑州市的清洁-尚清洁区占调查面积的97%,轻度污染区占调查面积的0.4%,分布在郑州西部,其中cr污染在局部已达到重度污染,该城市总体评定为轻度污染。
开封市的清洁-尚清洁区分布在城市建成区周围和城市外围,轻度污染区分布在建成区及其东部,中度污染区分布在开封电厂及其东南区域,该城市总体评定为尚清洁。
洛阳市的尚清洁区分布在市区北部和伊河的东南部,轻度污染区分布在洛河间地块和城区的大部分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1%,中度污染区分布在城区和白马寺等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2.8%,重度污染区分布在茹凹一带,占研究区面积的0.7%,该城市总体污染程度定级轻度污染。
登封市镉污染分布在岳庙附近和市东北部的北里沟-寺沟-南窑一带,占全区6.90%;锌污染区分布在西北角,占全区面积的2.88%,该城市总体评定为轻度污染。
平顶山市的十一矿、六矿到二矿、东高皇到大营、荆山及曹镇一带是重度污染区,面积较小,该城市总体评定为轻度污染。
安阳市的冲洪积平原区(北起市区北界,南止南流寺—魏家营—汪流寺一线;西起市区西界,东止市区东界)及漳武水库西侧的张家庄周围属轻度污染区,该城市总体评定为轻度污染。
新乡市铜污染属于中度铜污染分布在冶炼厂附近区域,镉、锌污染较为严重,分布在城市工业区属重度污染区,该城市总体评定为中度污染。
三门峡市的规划区西部为清洁-尚清洁区,市区及其周边地区为ni、pb轻微污染区,该城市总体评定为轻度污染。
济源市大部分地区属轻度污染区,仅克井镇及周边地区属中度污染区,该城市总体评定为轻度污染。
焦作市解放区、山阳区的pb含量较高,中站区、马村区的cd含量较高,该城市总体评定为中度污染。
通过对土壤污染进行评价,可以看出10个城市的土壤质量参差不齐, 总体清洁—尚清洁的城市有1个,占调查城市的10% ,轻度污染的城市共7个,占调查总城市的70%,中度污染的城市共2个,占调查总城市的20%,无重度污染城市。
从污染因子和污染原因来看,主要污染因子为重金属,污染原因主要是工农业生产活动。
从分布上来看,轻度—重度污染城市集中于人口密集和工农业活动频繁地带,空间位置上为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工业加工区、农田保护区、养殖场等。
总体来看,虽然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土壤污染程度不大,但是达到中重度污染的区域应引起重视并进行治理,未污染及轻度污染的地区也应采取措施控制污染范围扩大,保证农业生产及居民生命安全。
①控制工业及城市“三废”,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放污水,要科学、合理、积极慎重地推广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并进行灌溉后的跟踪研究。合理使用化肥及农用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倡生物防治作物病虫草害。充分利用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14],加大开发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力度,引进国外耐重金属的草本植物,加大力度研究微生物对降低重金属毒性的重要性。
②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目前很多群众和企业对土壤污染的现状以及土壤污染严重性、危害程度缺乏深刻认识,甚至有些企业只考虑自身利益,肆意污染土壤。因此要加强长期宣传,从思想上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健康意识,以此来促进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15]。
③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不可逆性等特点,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因此要建立专项资金用以扶持企业上马治污设备,补贴鼓励群众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12],从源头上减少土壤污染。
④增加对土壤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进行实用技术的开发,并将研究成果合理推广。
⑤出台相关法规,目前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还是空白,应率先出台防治土壤污染的地方性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
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但相较于人们感官比较强烈的空气和水体污染,土壤环境状况往往受关注程度不够。重金属由于在土壤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因而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影响土壤性质,甚至可以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烷基化合物,被植物和其他生物吸收、富集,进而通过食物链在人、畜体内蓄积,直接影响植物、动物甚至人类健康[1]。同时,由于其污染状况不易察觉,其危害效果潜伏期较长,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较大程度的危害。
重金属物质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资原材料,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被开采、加工到作为原辅材料用于各种工业生产活动中,涉及众多行业类别[2]。相应的,其以多种化合物形式伴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排放到外环境中,并经由大气沉降和土壤吸附等过程进入到土壤环境中[3]。化工行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地区的总体污染水平。因此,以辽宁某地化工企业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其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状况,有助于对化工企业的重金属排放及控制提供参考。
在辽宁某地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工企业A及B,在每个企业周边分别布设5~7个监测点位,采集0~20 cm表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