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和含量一样的农药为什么不同厂家新城登陆的价格和效果却差那么多? 新城登陆。很多农户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地里的庄稼有了病虫害,就去农资店里买了一个杀虫剂或者杀菌剂,回去把药一打,效果很好;第二次又有了同样的病虫害,又去买药,忘记了上次买的是哪个品牌的产品,或者觉得上次用的药价格有点贵,这次就买了个另外一个品牌成分、含量都一样的药回去打,可是这一次打上去,效果却不理想。为啥成分含量一样,打药的效果却不一样呢?是买到假药了吗?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先说说是不是假药的问题。目前来讲,只要是去当地规模比较大、正规的农资店,一般都不会买到假药。为什么呢?因为国家实施新的农药管理条例以来,对农药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处罚力度都加大了,违法成本太高,聪明人都不会去冒这个险去卖假药。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还是会铤而走险。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施药的效果的问题。在实际打药过程中,影响施药效果的因素很多,比如说:
病虫的发展阶段,以蚜虫为例,之前我们也讲过,蚜虫一年能繁殖几十代,越往后越难打,打药的效果也越差;
还有施药的时间,特别是有些虫害,比如蓟马,它们白天是蛰伏的,那么打药的时间就很重要,尽量选在早上或黄昏;
以及我们老百姓自己打药的一些习惯,用水量多少、是否二次稀释、混配其他药剂的情况等等因素。
抛开其他因素,今天我们从农药的生产过程来说说,为什么相同成分和含量的农药产品,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差、为什么价格也会差很多?
第一,是原药的差异。这里补充一点小知识,农药可以分为原药和制剂,简单地说,原药是农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制剂是由原药加工出来的。农药原药的含量一般在95%以上,直接使用药效很差,利用率低,而且容易产生药害,我们平时打药用的基本都农药制剂,它是由原药添加农药助剂和填充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生产出来的。
所以说,原药就是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原药的纯度、活性成分和加工工艺是决定农药制剂产品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二,助剂的差异。这里说的助剂是原药加工成制剂产品时的助剂,和我们平时打药时用的有机硅等助剂是有所不同的。我们打药的时候,喷雾器里喷出来的,看起来都是“水”,其实很多原药都是不溶于水的,有固体、有乳油等,要把原药加工成能和水“混”在一起,而且能通过喷雾器喷头喷洒出来的制剂产品,这就是助剂的一个功能;另外助剂还要起到保护或促进药剂有效成分活性、制剂产品的稳定性、稀释原药浓度等作用,比如我们讲过的0.01%含量的芸苔素,那么它99.99%的部分都不是芸苔素。
根据不同作用,助剂又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溶剂等。助剂的使用和性能,也直接决定着农药制剂产品的性能。
第三,工艺的差异。不同剂型的农药产品加工工艺也不相同,这里我们以悬浮剂为例说说工艺上的差异在哪里。高品质的悬浮剂,一般应具有较小的粒径,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才能有高的悬浮率,5微米大概就是头发丝直径的1/10,而更高品质的悬浮剂粒径只有1-3微米。在制剂产品使用时,粒径越小,才有可能在喷洒的时候更加分散、才可能有更高的利用率;当然,粒径越小也意味着需要更高精度的加工设备、需要更多遍数的研磨,那么研发、技术和设备上的投入也需要更多。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从农药制剂产品的生产上说,不同企业的研发技术水平、使用的原药和助剂材料、加工使用的设备等都各不相同,水平也有高有低,虽然生产出来的农药产品成分、剂型、含量都一样,但效果有所差异、价格有高低之分也就不难理解。比如50%含量的吡蚜酮,在国内登记的有近100个,各个企业产品的价格、效果就肯定不会完全一样。
那么,知道了这些事情,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用呢?或者说,老百姓如何购买或使自己的药效果更好呢?
1、购买大厂家大品牌的产品。有人会说,大厂家的就都一定好吗?大厂家的不一定都好,但是在你不了解这个成分的效果之前,大品牌的产品,总比一些没有名气的放心些,大厂家在技术研发、工艺研发和生产设备上投入大,产品质量自然会更可靠一些。
2、按照推荐药量用药。相同成分和含量的农药,不同厂家的推荐药量有时候是不同的,这个在农药包装的标签上都会标注,一定要仔细看一下,不要凭经验,盲目把其他厂家的推荐使用量用到另一个厂家的产品上。如果某个产品的推荐剂量是每亩40g、而你却按之前其他厂家产品的30g剂量使用,那么自然效果会不理想。
3、规范使用农药。除了按推荐剂量使用外,一般都建议二次稀释,其实二次稀释就是为了让农药制剂产品与水充分混合,更好交融在一起;为了避免药剂由于长时间放置,出现沉淀、分层等,建议药剂产品在使用前,摇一摇包装的瓶子或袋子再拆包装使用;多种农药混用时,一定要注意农药的酸碱性和相互之间会不会发生反应,避免影响药效;现配现用,配制好的药液不要长时间放置。